
書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書(書)
⒈ ?成本的著作:書籍。書刊。書稿。書香。書卷氣(指在說話、作文、寫字、畫畫等方面表現(xiàn)出來的讀書人的風(fēng)格)。書生氣(指讀書人脫離實(shí)際的習(xí)氣)。
⒉ ?信:書信。書札。書簡。書函。
⒊ ?文件:證書。說明書。
⒋ ?寫字或?qū)懙淖郑簳ā鴮憽馈浮嫛?/p>
⒌ ?寫文章:大書特書。罄竹難書。
⒍ ?字體:草書。隸書。楷書。
⒎ ?古書名,《尚書》的簡稱(亦稱“書經(jīng)”)。
⒏ ?某些曲藝形式的通稱:說書。聽書。
異體字
- 書
漢英互譯
book、letter、script、write
造字法
原為形聲:從聿、者聲
※ 書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書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(yè)的漢語詞典與文學(xué)資料庫在線字典查字提供。
康熙字典
書【辰集上】【曰部】 康熙筆畫:10畫,部外筆畫:6畫
《廣韻》傷魚切《集韻》《韻會(huì)》《正韻》商居切,音舒。《說文》作
,著也。從聿從者。隷省作書。《易·繫辭》上古結(jié)繩而治,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。《註》書契,所以決斷萬事也。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六藝: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(shù)。《註》書,六書之品。
又《地官·保氏》乃敎之六藝,五曰六書。《註》六書:象形、會(huì)意、轉(zhuǎn)注、處事、假借、諧聲。《許愼·說文序》黃帝之史倉頡初造書契,依類象形,故謂之文,其後形聲相益,卽謂之字。著於竹帛謂之書。書者,如也。
又書有六體。《前漢·藝文志》六體者,古文、奇字、篆書、隷書、繆篆、蟲書。
又《說文》書有八體:一曰大篆,二曰小篆,三曰刻符,四曰蟲書,五曰摹印,六曰署書,七曰殳書,八曰隷書。
又《尙書序疏》諸經(jīng)史因物立名,物有本形,形從事著,聖賢闡敎,事顯於言,言愜羣心,書而示法,旣書有法,因號(hào)曰書。故百氏六經(jīng)總曰書也。《史記·禮書註》書者,五經(jīng)六籍總名也。《釋名》書,庶也。紀(jì)庶物也。
又《詩·小雅》畏此書。《傳》
書,戒命也。《疏》古者無紙,有事書之於
,故曰
書。
又《周禮·天官·司書註》主計(jì)會(huì)之簿書。
又《左傳·昭六年》鄭人鑄書。《註》鑄
書於鼎。
又《左傳·昭六年》叔向使詒子產(chǎn)書。○按卽書牘也。
又《前漢·董仲舒?zhèn)鳌穼?duì)亡應(yīng)書者。《註》書,謂詔書也。
又官名。《前漢·成帝紀(jì)》初置尙書,員五人。
又《百官公卿表》中書謁者。
說文解字
說文解字
書【卷三】【聿部】
箸也。從聿者聲。商魚切 文四
說文解字注
(書)箸也。此琴禁、郭之例。以曡韻釋之也。敘目曰。箸於竹帛謂之書。書者、如也。箸於竹帛。非筆末由矣。從聿。者聲。商魚切。五部。
- 書的詞語 組詞
- 書的成語
- zhèn bǐ jí shū振筆疾書
- qìng bǐ nán shū罄筆難書
- xián huà xiū tí,shū guī zhèng zhuàn閑話休題,書歸正傳
- xián huà xiū tí,shū guī zhèng zhuàn閑話休提,書歸正傳
- wéi yǒu dú shū gāo惟有讀書高
- yīn hào shū kōng殷浩書空
- dú shū dé jiàn讀書得間
- fèn bǐ zhí shū奮筆直書
- xiāng shū nán jì鄉(xiāng)書難寄
- qìng bǐ nán shū磬筆難書
- guān yàng wén shū官樣文書
- yìng yuè dú shū映月讀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