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一事,長一智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親身經歷了某件事情,就能增長關于這方面的知識。
出處《新編五代史平話 漢史》:“人有常言:‘遭一蹶者得一便,經一事者長一智。’”
例子然而‘經一事,長一智’,二十世紀已過了四分之一。魯迅《華蓋集續編·一點比喻》
基礎信息
拼音jīng yī shì,zhǎng yī zhì
注音ㄐ一ㄥ 一 ㄕˋ,ㄓㄤˇ 一 ㄓˋ
繁體經一事,長一智
感情經一事,長一智是中性詞。
用法復句式;作主語、狀語、分句;指親身經歷就能長知識。
辨形“智”,不能寫作“志”。
近義詞吃一塹,長一智
英語Experience is the best teacher.(Experience teaches.)
俄語Ум прибавляется в делах.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度外之人(意思解釋)
- 初生之犢不畏虎(意思解釋)
- 謳功頌德(意思解釋)
- 光前耀后(意思解釋)
- 綽有余裕(意思解釋)
- 大包大攬(意思解釋)
- 囊螢照雪(意思解釋)
- 之死靡二(意思解釋)
- 識字知書(意思解釋)
- 夷為平地(意思解釋)
- 室徒四壁(意思解釋)
- 善游者溺(意思解釋)
- 龍爭虎斗(意思解釋)
- 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(意思解釋)
- 生拉硬扯(意思解釋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釋)
- 讀書種子(意思解釋)
- 材雄德茂(意思解釋)
- 凡夫俗子(意思解釋)
- 金口木舌(意思解釋)
- 不在話下(意思解釋)
- 如出一轍(意思解釋)
- 刮目相看(意思解釋)
- 落落寡合(意思解釋)
- 駕輕就熟(意思解釋)
- 精明強干(意思解釋)
- 半新不舊(意思解釋)
- 歲寒三友(意思解釋)
※ 經一事,長一智的意思解釋、經一事,長一智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盈科后進 | 泉水遇到坑洼,要充滿之后才繼續向前流。比喻學習應步步落實,不能只圖虛名。 |
初出茅廬 | 茅廬:草屋。原意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;接受邀請;就任軍師;首戰用計火燒博望坡;大敗曹兵;立下了戰功。后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工作崗位;缺乏經驗。 |
縱橫開合 | 指操縱自如。同“縱橫開闔”。 |
大惑不解 | 惑:疑惑迷亂;解:理解。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。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;想不通;不可理解。 |
遺形藏志 | 超脫形骸,舍棄心性,進入忘我的精神境界。 |
群龍無首 | 首:頭;引申為領袖。一群龍沒有領頭的。比喻沒有領頭的;無從統一行動。 |
仁義道德 |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。 |
肝膽過人 | 膽量超過一般人。比喻有勇氣,有血性。 |
源源不斷 | 源源:水流不斷的樣子。形容連續不斷。 |
反老還童 | 反:回。由衰老恢復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。 |
半吊子 | 膚淺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說話隨便,舉止不沉穩的人。 |
因噎廢食 | 噎:食物堵塞在咽喉;廢:停止;食:吃。因吃東西卡過喉嚨;從此就停止吃東西。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;就停止不干。 |
自食其果 | 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。形容自己做壞事;自己受害。 |
神采奕奕 | 形容精神飽滿;容光煥發。神采:人面部的神氣和光彩。奕奕:精神煥發的樣子。 |
一哄而起 | 喧鬧;起哄。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。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。 |
心急如焚 |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。形容心情極其焦急。焚:燒。 |
詐奸不及 | 猶言十分奸詐。 |
主明臣直 | 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 |
表里如一 | 表:外表;里:內心。外表和內心一個樣。外表與內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論、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。 |
鉆木取火 |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,靠摩擦取火。 |
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 | |
倒裳索領 | 索:搜尋、尋求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。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。 |
事與愿違 | 事實與愿望相反。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。 |
摧身碎首 | 即粉身碎骨。 |
兵戎相見 | 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見。指用戰爭解決問題。 |
心上心下 | 形容心神不安。 |
過門不入 | 經過家門而不回家。形容忠于職守,公而忘私。 |
敗德辱行 | 敗壞道德和操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