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倡一和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①《詩·鄭風·萚兮》:“叔兮伯兮,倡予和女。”謂一個先唱,一個和聲,形容兩人感情相通。后多比喻兩人相互配合,彼此呼應。倡,亦作“唱”。②謂鳴聲相呼應。
出處《詩·鄭風·萚兮》:“叔兮伯兮,倡予和女。”
例子自此一倡一和,漸漸情熟,往來不絕。《警世通言·王嬌鸞百年長恨》
基礎信息
拼音yī chàng yī hé
注音一 ㄔㄤˋ 一 ㄏㄜˊ
繁體一倡一咊
感情一倡一和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指互相呼應。
近義詞一唱一和
俄語дудеть в одну дуду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輕而易舉(意思解釋)
- 滿天星斗(意思解釋)
- 章甫薦履(意思解釋)
- 窮鄉僻壤(意思解釋)
- 殺雞取卵(意思解釋)
- 蝶粉蜂黃(意思解釋)
- 三長兩短(意思解釋)
- 兢兢戰戰(意思解釋)
- 因噎廢食(意思解釋)
- 角巾素服(意思解釋)
- 有權有勢(意思解釋)
- 倦鳥知還(意思解釋)
- 大張旗鼓(意思解釋)
- 信以為真(意思解釋)
- 敢不承命(意思解釋)
- 雷霆萬鈞(意思解釋)
- 令人作嘔(意思解釋)
- 峨峨洋洋(意思解釋)
- 樹欲靜而風不止(意思解釋)
- 舞刀躍馬(意思解釋)
- 將奪固與(意思解釋)
- 東施效顰(意思解釋)
- 舉止嫻雅(意思解釋)
- 身敗名裂(意思解釋)
- 牛驥同槽(意思解釋)
- 顧景慚形(意思解釋)
- 氣味相投(意思解釋)
- 超然絕俗(意思解釋)
※ 一倡一和的意思解釋、一倡一和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二話沒說 |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動。 |
強中自有強中手 | 比喻技藝無止境,不能自滿自大。同“強中更有強中手”。 |
眾多非一 | 指類別甚多,不止一種。 |
形影相顧 | 形:形體;影:身影。孤身一人,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。形容無依無靠,非常孤單。 |
將功補過 | 將:拿;補:補償。用功勞補償過錯。 |
有去無回 | 只有出去的,沒有回來的。 |
牛口之下 | 借指卑下的地位。 |
孜孜以求 | 不知疲倦地探求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沒里沒外 | 里外不分,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。 |
顧影弄姿 | 顧影:看著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種姿態。對著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種姿態。形容賣弄身形,自我欣賞。 |
拔苗助長 |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,急于求成,反而壞事。 |
心曠神怡 | 心境開闊;精神愉快。曠:空闊;怡:愉快。 |
羽旄之美 |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。 |
春光明媚 | 明媚:鮮艷可愛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 |
面有難色 |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。 |
之子于歸 | 之子:這個女子;于歸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 |
白草黃云 | 形容邊塞荒漠凄涼的景象。 |
地丑德齊 | 丑:同類。地相等,德相同。比喻彼此條件一樣。 |
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 |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,用恩德來回報恩德。 |
取之不盡 | 拿不盡。形容極其豐富。 |
前赴后繼 | 赴:奔赴。前面的沖上去了;后面的緊跟上來。形容不斷投入戰斗;奮勇沖殺向前。 |
似曾相識 | 好象曾經見過。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。 |
脫口而出 | 指話語未經思索;隨口而言。脫口:不加思索地開口說。 |
止戈興仁 | 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戰爭,施行仁政。 |
家常便飯 | 家中日常飯食。也比喻常見的、平常的事。 |
末大必折 | 謂樹木枝端粗大,必折其干。喻下屬權重,危及上級。 |
朝升暮合 | 零碎賣米。形容生活困難。 |
彌留之際 | 彌留:本指久病不愈;后多指病危將死的狀況;際:時候。病危將死的時候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