赍志而沒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赍:懷抱著,帶著;歿:死。志愿沒有實現就死了。
出處南朝·梁·江淹《恨賦》:“赍志沒地,長懷無已。”
例子林文忠公經世之才,可惜鞠躬盡瘁,赍志而沒。(高陽《玉座珠簾》上冊)
基礎信息
拼音jī zhì ér mò
注音ㄐ一 ㄓˋ ㄦˊ ㄇㄛˋ
繁體賫志而沒
感情赍志而沒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志愿沒有實現就死了。
近義詞赍志而歿、赍志以歿
英語die with one's ambition unfulfilled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上天無路,入地無門(意思解釋)
- 撥云見日(意思解釋)
- 離經辨志(意思解釋)
- 孤身只影(意思解釋)
- 綽有余裕(意思解釋)
- 照葫蘆畫瓢(意思解釋)
- 投石問路(意思解釋)
- 營私舞弊(意思解釋)
- 親上成親(意思解釋)
- 安眉帶眼(意思解釋)
- 折臂三公(意思解釋)
- 凹凸不平(意思解釋)
- 家無儋石(意思解釋)
- 度德量力(意思解釋)
- 超然物外(意思解釋)
- 安身立命(意思解釋)
- 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(意思解釋)
- 春寒料峭(意思解釋)
- 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(意思解釋)
- 顯親揚名(意思解釋)
- 飛蛾撲火(意思解釋)
- 意料之外(意思解釋)
- 北斗之尊(意思解釋)
- 進進出出(意思解釋)
- 可有可無(意思解釋)
- 繁榮富強(意思解釋)
- 橫拖倒扯(意思解釋)
- 踉踉蹌蹌(意思解釋)
※ 赍志而沒的意思解釋、赍志而沒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殺手锏 | 喻指取勝的絕招。 |
靡所底止 | 謂沒有止境。 |
頭面人物 |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(多含貶義)。 |
旁征博引 | 旁:廣泛;征:征求;博:廣博;引:引證。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、例證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離家去當和尚、尼姑。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滿招損,謙受益 | 自滿會招致損失,謙虛可以得到益處。 |
春冰虎尾 | 踩著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。比喻處境非常危險。 |
公才公望 | 才:才識;望:名望。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。 |
懸石程書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拔苗助長 |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,急于求成,反而壞事。 |
螓首蛾眉 | 螓:蟬的一種。螓首:額廣而方;蛾眉:眉細而長。寬寬的額頭,彎彎的眉毛。形容女子容貌美麗。 |
文山會海 | 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。 |
黃耳傳書 | 黃耳:犬名;書:書信。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。后比喻傳遞家信。 |
經史百子 | 經:經學,經書,儒家經典著作。史:史學,史書。百子:諸子百家之學。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。 |
恐后爭先 |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進。 |
安身立命 | 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著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 |
散言碎語 | 猶言閑言碎語。 |
汗馬功勞 | 汗馬:戰馬奔馳出汗。指將士立下戰功。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。 |
故態復萌 |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。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
不合時宜 | 時宜:當時的需要或時尚。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。 |
圖窮匕見 |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。窮:盡;匕:匕首;短劍。 |
圓鑿方枘 | 鑿:榫眼;枘:榫頭。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慮周藻密 | 藻:辭藻,措辭。密:縝密。思路嚴謹,措詞縝密。考慮周到,辭采細密。 |
忘乎所以 |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;作出不適宜的舉動。乎:古漢語虛詞;無詞匯意義;所以: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。 |
為虎作倀 | 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;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;這種鬼叫作“倀”。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。 |
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 |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;最好是避開。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;沒有別的好辦法;只能出走。 |
命途多舛 | 舛:不順,不幸。命運充滿不順。指一生坎坷,屢受挫折。 |
經國之才 | 指治理國家的才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