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之名山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志趣相投的人。形容著作極有價值
出處三國 魏 魚豢《魏略》:“雖未能藏之名山,將以傳之同好。”
例子孫犁《文林談屑》:“自從司馬遷說,要把自己的作品,‘藏之名山,傳之其人’以來,文學事業與名山的關系,就非常密切了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cáng zhī míng shān
注音ㄘㄤˊ ㄓ ㄇ一ㄥˊ ㄕㄢ
感情藏之名山是中性詞。
用法動賓式;作謂語;指能傳后世之作。
謎語珠穆朗瑪峰
近義詞藏諸名山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朝思暮想(意思解釋)
- 抱頭鼠竄(意思解釋)
- 風言影語(意思解釋)
- 多多益善(意思解釋)
- 褒善貶惡(意思解釋)
- 樂道好古(意思解釋)
- 天之驕子(意思解釋)
- 口快心直(意思解釋)
- 朝令夕改(意思解釋)
- 反老還童(意思解釋)
- 不到黃河心不死(意思解釋)
- 指天誓日(意思解釋)
- 酒能亂性(意思解釋)
- 本末倒置(意思解釋)
- 立地書櫥(意思解釋)
- 勤學苦練(意思解釋)
- 狼吞虎咽(意思解釋)
- 足衣足食(意思解釋)
- 前仆后繼(意思解釋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釋)
- 細水長流(意思解釋)
- 精明強干(意思解釋)
- 一覽無余(意思解釋)
- 叫苦不迭(意思解釋)
- 有志竟成(意思解釋)
- 華不再揚(意思解釋)
- 止戈興仁(意思解釋)
- 無計可施(意思解釋)
※ 藏之名山的意思解釋、藏之名山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名士風流 | 名士的風度和習氣。指有才學而不拘禮法。 |
以小見大 | 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;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;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 | 二十四史:清乾隆時刻《史記》等24部史書。比喻情況復雜,頭緒繁多,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。 |
綽有余裕 | 形容態度從容,不慌不忙的樣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財力足夠而有剩余。 |
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 |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,不為大者之后。同“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”。 |
銷聲匿跡 | 不出聲;不露面。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。銷:消失。 |
安安靜靜 | 指沒有聲音,沒有吵鬧和喧嘩。 |
名重一時 |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,受到廣泛重視。亦作“名震一時”、“名得當時”、“名噪一時”、“名傾一時”。 |
皮開肉綻 | 綻:裂開。皮肉都裂開。形容被毆打得傷勢極重。 |
目不轉睛 | 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轉地盯著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 |
穩操勝券 | 穩:穩當地;操:拿著;掌握。穩穩地拿著勝利的憑證。比喻有勝利的把握。 |
敷衍了事 | 敷衍:將就應付;不認真。了:了結。將就應付地把事辦了。指做事不認真;缺乏責任心。 |
拔苗助長 |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,急于求成,反而壞事。 |
刀耕火種 | 指把草木燒成灰當作肥料;就地挖坑播下種子。指原始的農業耕作技術。也作“火耨刀耕”。 |
馬牛其風 | 謂馬、牛奔逸。《書·費誓》:“馬牛其風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穎達疏:“僖四年《左傳》云:‘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。’賈逵云:‘風,放也,牝牡相誘謂之風。’然則馬牛風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遠去也。”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 |
風聲鶴唳 | 唳:鶴鳴聲。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。形容驚慌失措;或自相驚擾。 |
短壽促命 | 短命早死,要命。 |
斗南一人 | 斗南:北斗星以南。指天下,海內。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。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。 |
形影相隨 |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。形容關系密切;永不分離。 |
如出一轍 | 轍:車轍;車輪壓出的痕跡。象出自同一個車轍。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
今古奇觀 | 奇觀:奇異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見的事。 |
唯利是圖 |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獨;圖:貪圖;追求。 |
一覽無余 | 覽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
驕傲自滿 | 自高自大;滿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績。 |
半新不舊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舊。 |
以夷制夷 | 夷: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。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;使其相互沖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悲不自勝 | 勝:經受得住。悲傷得使自己經受不住了。形容傷感至極;情難自禁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