寵辱若驚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無論受寵、受辱,心里都要振動。形容人非常計較得失。
出處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寵辱若驚,貴大患若身。何謂寵辱若驚?寵為下,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,是謂寵辱若驚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chǒng rǔ ruò jīng
注音ㄔㄨㄥˇ ㄖㄨˇ ㄖㄨㄛˋ ㄐ一ㄥ
繁體寵辱若驚
感情寵辱若驚是中性詞。
用法主謂式;作謂語;形容人非常計較得失。
近義詞斤斤計較
反義詞寵辱不驚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改俗遷風(意思解釋)
- 初生之犢不畏虎(意思解釋)
- 叫化子(意思解釋)
- 繁文縟節(意思解釋)
- 流離轉徙(意思解釋)
- 春山如笑(意思解釋)
- 喔咿儒睨(意思解釋)
- 見危致命(意思解釋)
- 風俗人情(意思解釋)
- 酒后茶余(意思解釋)
- 徇私舞弊(意思解釋)
- 形影相吊(意思解釋)
- 不能自拔(意思解釋)
- 死不開口(意思解釋)
- 不置可否(意思解釋)
- 惡醉強酒(意思解釋)
- 牛刀小試(意思解釋)
- 賢母良妻(意思解釋)
- 龍馭上賓(意思解釋)
- 牛郎織女(意思解釋)
- 離奇古怪(意思解釋)
- 有求必應(意思解釋)
- 受益匪淺(意思解釋)
- 欺人自欺(意思解釋)
- 從天而降(意思解釋)
- 超然絕俗(意思解釋)
- 奮起直追(意思解釋)
- 雞口牛后(意思解釋)
※ 寵辱若驚的意思解釋、寵辱若驚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目光短淺 | 缺乏遠見卓識的、只顧眼前利益的性質或狀態 |
憂喜交集 | |
一視同仁 | 視:看待;仁:仁愛。用博大的仁愛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獸。比喻平等待人;不分厚薄親疏。 |
緣慳分淺 | 慳:欠缺。緣分欠缺。指與對方無緣相見 |
尾生之信 | 尾生:古代傳說中堅守信約的人,他為守約而甘心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約,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。 |
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 | 眼紅:激怒的樣子。仇敵碰在一起,彼此更加激怒。 |
旁征博引 | 旁:廣泛;征:征求;博:廣博;引:引證。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、例證。 |
皮開肉綻 | 綻:裂開。皮肉都裂開。形容被毆打得傷勢極重。 |
壽元無量 | 壽元:壽命;無量:沒有限度。祝人長壽的頌辭。 |
化鴟為鳳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藏形匿影 | 藏、匿:隱藏。隱藏形跡,不露真相。 |
顧影弄姿 | 顧影:看著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種姿態。對著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種姿態。形容賣弄身形,自我欣賞。 |
挖空心思 | 形容費盡心計;想盡一切辦法。 |
絆腳石 | 絆腳的石頭,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。 |
死不開口 | 至死也不說話。指緘口不言 |
急功近利 | 急:急于;功:成效;成就;近:眼前的利益。急于追求成效;貪圖眼前利益。 |
嘰嘰喳喳 | 語音雜亂。 |
各行各業 |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。 |
大腹便便 | 便便:肥胖的樣子。肚子又大又肥。形容人長得非常肥胖。多指腹內空虛而言。現也多用形容不勞而獲的人。 |
如癡如醉 | 形容神態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 |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,用恩德來回報恩德。 |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語助詞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仰望著高山,效法著大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
以夷制夷 | 夷: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。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;使其相互沖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蕩然無余 | 蕩:洗滌;蕩然:干凈的樣子。全都毀壞,消失盡凈。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。 |
縱橫四海 | 縱橫:奔馳無阻。在天下任意往來,沒有阻擋。比喻無敵于世。 |
拆東墻補西墻 | 拆倒東邊的墻,以修補西邊的墻。比喻臨時勉強應付。亦比喻臨時救急,不是根本辦法。 |
始終一貫 | 自始至終都一樣。 |
聲色狗馬 | 聲色:歌舞和女色;狗馬:養狗和騎馬。后來二語連用;形容剝削階級荒淫無恥的生活方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