簞食豆羹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簞:盛飯的竹器;豆:古代盛食物的器皿。一簞飯食,一豆羹湯。指少量飲食。比喻小利。
出處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一簞食,一豆羹,得之則生,弗得則死。”
例子明·陳繼儒《小窗幽記》:“良心在夜氣清明之候,真情在簞食豆羹之間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dān shí dòu gēng
注音ㄉㄢ ㄕˊ ㄉㄡˋ ㄍㄥ
繁體簞食豆羹
感情簞食豆羹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生活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簞瓢屢空(意思解釋)
- 處之泰然(意思解釋)
- 材輕德薄(意思解釋)
- 萬無一失(意思解釋)
- 節哀順變(意思解釋)
- 青云直上(意思解釋)
- 團團轉(意思解釋)
- 室邇人遙(意思解釋)
- 舞刀躍馬(意思解釋)
- 打情賣笑(意思解釋)
- 香火姻緣(意思解釋)
- 地大物博(意思解釋)
- 安閑自得(意思解釋)
- 凡夫俗子(意思解釋)
- 安身立命(意思解釋)
- 運籌帷幄(意思解釋)
- 雷大雨小(意思解釋)
- 引領翹首(意思解釋)
- 落落寡合(意思解釋)
- 薪盡火滅(意思解釋)
- 單刀直入(意思解釋)
- 聰明伶俐(意思解釋)
- 群山四應(意思解釋)
- 天下為一(意思解釋)
- 妨功害能(意思解釋)
- 勿謂言之不預(意思解釋)
- 強人所難(意思解釋)
- 暗香疏影(意思解釋)
※ 簞食豆羹的意思解釋、簞食豆羹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稀里嘩啦 | 象聲詞,形容雨、東西倒塌等發出的聲音。形容被徹底破壞或零零散散。 |
鷹擊長空 | 謂雄鷹振翅飛翔于遼闊的天空。亦比喻有雄心壯志的人在廣闊的領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。 |
莫衷一是 | 莫:不;還是;衷:折衷;斷定;是:對。指不知哪個正確。形容各種意見都有。得不出一致的看法。 |
長命富貴 | 既長壽又富裕顯貴。 |
用心良苦 | 費勁心血 |
躡手躡腳 | 躡:放輕腳步。形容動作很輕;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;或偷偷地跟隨。 |
倒懸之危 | 倒懸:象人被倒掛著一樣。比喻處境極端困難。 |
兢兢戰戰 | 兢兢:小心謹慎的樣子;戰戰:畏懼的樣子。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。 |
成竹在胸 | 成竹:現成完整的竹子。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。 |
化鴟為鳳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不得而知 | 得:能夠。無從知道。 |
進銳退速 | 銳:迅速。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。 |
千絲萬縷 | 縷:線。千根絲;萬條線。形容兩者之間密切而復雜的聯系。 |
三三兩兩 |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數不多。 |
量能授官 | 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。 |
風情月意 |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。同“風情月思”。 |
公子哥兒 |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,不務正業的子弟。 |
信口開河 | 隨口亂說一氣。指說話沒有根據;不可靠。信口:隨口;開河:指說話時嘴唇張合。 |
斗南一人 | 斗南:北斗星以南。指天下,海內。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。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。 |
快人快語 | 快:爽利;直爽。爽快人說爽快話。 |
不在話下 |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;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;轉入別的情節。現多指事物輕微;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;用不著說。 |
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。 |
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 | 山陰道:在會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風景優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勝看。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,應接不過來。 |
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| 鴛鴦:鳥名,比喻夫妻。喬太守審理案件時將錯就錯,亂點鴛鴦,將三對夫妻相互錯配。比喻胡亂指揮。 |
無計可施 | 施:施展。沒有什么計謀可以施展。指一點辦法也沒有。 |
隨俗雅化 | 隨著時俗風尚恰到好處地改變裝飾。 |
滅絕人性 | 滅絕:完全失去;人性:人的性情。完全喪失了人的理性和情感。形容極端殘忍;像野獸一樣。 |
參差不齊 | 參差:長短、高低、大小不一致。形容很不整齊或水平不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