調虎離窠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調:調動,引誘;窠:動物的巢穴。比喻用計使敵方離開有利的地方,以便乘機行事。
出處明·郭勛《英烈傳》第73回:“天已大明,李文忠把大隊人馬,徑抵應昌城外安營。此是劉軍師這調虎離窠之計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diào hǔ lí kē
注音ㄉ一ㄠˋ ㄏㄨˇ ㄌ一ˊ ㄎㄜ
感情調虎離窠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等。
近義詞調虎離山
英語lure the enemy away from his base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精雕細刻(意思解釋)
- 絕長續短(意思解釋)
- 失魂喪膽(意思解釋)
- 藝高人膽大(意思解釋)
- 價值連城(意思解釋)
- 火樹銀花(意思解釋)
- 掉舌鼓唇(意思解釋)
- 七搭八扯(意思解釋)
- 壓歲錢(意思解釋)
- 戶限為穿(意思解釋)
- 棟梁之材(意思解釋)
- 肝膽欲碎(意思解釋)
- 一文不名(意思解釋)
- 時易世變(意思解釋)
- 鐵面無私(意思解釋)
- 十全大補(意思解釋)
- 經緯天下(意思解釋)
- 挖空心思(意思解釋)
- 走南闖北(意思解釋)
- 春冰虎尾(意思解釋)
- 一鼓作氣(意思解釋)
- 遺世絕俗(意思解釋)
- 目無全牛(意思解釋)
- 湖光山色(意思解釋)
- 鮮血淋漓(意思解釋)
- 切樹倒根(意思解釋)
- 取之不盡(意思解釋)
- 踵武前賢(意思解釋)
※ 調虎離窠的意思解釋、調虎離窠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引物連類 | 謂引證或引喻某一事物,而連帶及于同類的其它事物。 |
形影相顧 | 形:形體;影:身影。孤身一人,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。形容無依無靠,非常孤單。 |
浪費筆墨 |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過于繁瑣。 |
揚幡擂鼓 | 幡:垂直的長條旗子。舞動著幡,敲打著鼓。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。 |
不三不四 | 不像這也不像那。即不像樣子;不倫不類。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樣子。 |
皮開肉綻 | 綻:裂開。皮肉都裂開。形容被毆打得傷勢極重。 |
識字知書 | 謂有文化知識。 |
語短情長 | 語言簡短,情意深長。 |
行不顧言 | 顧言:顧及自己所說的話。為人處事不守信用。 |
倦鳥知還 |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。 |
白發蒼蒼 | 蒼蒼:灰白色。形容年邁而頭發花白。 |
大開方便之門 | 給予極大的方便。 |
匡謬正俗 | 糾正錯誤,矯正陋習。 |
道山學海 | 道、學:學問。學識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學識淵博。 |
凹凸不平 |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。 |
摧身碎首 | 即粉身碎骨。 |
風情月意 |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。同“風情月思”。 |
美人遲暮 |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。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奮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散言碎語 | 猶言閑言碎語。 |
南征北戰,東蕩西殺 | 征:征戰;蕩:掃蕩。形容轉戰南北,奮勇殺敵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踵武前賢 | 踵:腳跟。武:足跡。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
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 | 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薪盡火滅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滅了。比喻死亡。 |
脫口而出 | 指話語未經思索;隨口而言。脫口:不加思索地開口說。 |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語助詞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仰望著高山,效法著大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
走過場 | 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,卻不實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