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討西征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同“東征西討”。
出處唐·楊炯《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》:“髫年學(xué)劍,卯歲論兵,以身許國,東討西征。”
例子便休說站驛難為,則怕你東討西征那時節(jié)悔。元·劉致《新水令·代馬訴冤》套曲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dōng tǎo xī zhēng
注音ㄉㄨㄥ ㄊㄠˇ ㄒ一 ㄓㄥ
繁體東討西征
感情東討西征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戰(zhàn)爭。
近義詞東征西討、東討西伐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早出晚歸(意思解釋)
- 殺人不眨眼(意思解釋)
- 釋車下走(意思解釋)
- 有膽有識(意思解釋)
- 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(意思解釋)
- 又紅又專(意思解釋)
- 綽有余裕(意思解釋)
- 鬼爛神焦(意思解釋)
- 野沒遺賢(意思解釋)
- 快心滿志(意思解釋)
- 花拳繡腿(意思解釋)
- 東扶西倒(意思解釋)
- 表里如一(意思解釋)
- 偶一為之(意思解釋)
- 發(fā)號施令(意思解釋)
- 度己失期(意思解釋)
- 骨肉之親(意思解釋)
- 不能自拔(意思解釋)
- 婆婆媽媽(意思解釋)
- 戰(zhàn)天斗地(意思解釋)
- 道山學(xué)海(意思解釋)
- 勝友如云(意思解釋)
- 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(意思解釋)
- 白云蒼狗(意思解釋)
- 了如指掌(意思解釋)
- 如出一轍(意思解釋)
- 進進出出(意思解釋)
- 束身受命(意思解釋)
※ 東討西征的意思解釋、東討西征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(yè)的漢語詞典與文學(xué)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殺人不眨眼 | 本來是禪宗用語。殺人連眼睛都不眨一下。形容嗜殺成性;極端的暴虐兇殘。 |
從俗就簡 | 依照通俗的做法,以求簡易。 |
掉舌鼓唇 | 炫耀口才,夸夸其談。 |
鑒影度形 | 觀察揣度人的形跡。 |
刻骨銘心 | 刻:刻劃;銘:在金屬上刻寫。刻在骨頭上;銘刻在心靈中。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。 |
頓挫抑揚 | 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、停頓轉(zhuǎn)折,和諧而有節(jié)奏。 |
頭面人物 |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(多含貶義)。 |
今來古往 | 猶古往今來。 |
取而代之 | 奪取別人的地位、權(quán)利而代替他。 |
官僚主義 | 指只發(fā)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(fēng),即當(dāng)官作老爺?shù)墓ぷ髯黠L(fēng)和領(lǐng)導(dǎo)作風(fēng)。 |
觸目皆是 | 觸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見到的都是。 |
十羊九牧 |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賦稅剝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無所適從。 |
神采奕奕 | 形容精神飽滿;容光煥發(fā)。神采:人面部的神氣和光彩。奕奕:精神煥發(fā)的樣子。 |
顧影弄姿 | 顧影:看著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種姿態(tài)。對著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種姿態(tài)。形容賣弄身形,自我欣賞。 |
節(jié)哀順變 | 抑制哀傷,順應(yīng)變故。用來慰唁死者家屬的話。 |
離弦走板 |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(zhǔn)則。 |
自命不凡 | 自稱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斷香零玉 | 比喻女子的尸骸。 |
互通有無 |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(diào)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。 |
戰(zhàn)天斗地 | 戰(zhàn)、斗:泛指斗爭。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。 |
牛郎織女 | 牛郎織女是從牽牛星和織女星兩個星名衍化而成的傳統(tǒng)神話中的兩個主角。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;織造云錦;但跟牛郎結(jié)婚以后;就中斷織錦;致使天帝震怒;責(zé)令分離;每年七夕準(zhǔn)相會一次。現(xiàn)比喻夫妻長期分離。 |
禮壞樂缺 | 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(guī)范;樂:教化的規(guī)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(jì)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盡誠竭節(jié) | 誠:忠誠。節(jié):氣節(jié),義節(jié)。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(jié)。亦作“盡節(jié)竭誠”、“盡心竭誠”、“盡忠竭力”、“盡忠竭誠”、“盡忠竭節(jié)”、“竭忠盡節(jié)”。 |
千家萬戶 | 眾多人家。 |
不在話下 |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;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;轉(zhuǎn)入別的情節(jié)。現(xiàn)多指事物輕微;不值得說或事情當(dāng)然是這樣;用不著說。 |
如出一轍 | 轍:車轍;車輪壓出的痕跡。象出自同一個車轍。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
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。 |
避俗趨新 | 避:舍棄;趨:奔赴,趨向。指舍棄舊俗而追求新潮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