動中肯綮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動:往往,每每;中:切中,打中;肯綮:筋骨結合的地方,比喻問題的關鍵。指常常擊中要害或抓住問題的關鍵。
出處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養生主》:“技經肯綮之未嘗。”
例子《元史·王都中傳》:“都中遇事剖析,動中肯綮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dòng zhòng kěn qìng
注音ㄉㄨㄥˋ ㄓㄨㄥˋ ㄎㄣˇ ㄑ一ㄥˋ
繁體動中肎綮
感情動中肯綮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動中窾要、切中時弊、洞中肯綮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繪影繪聲(意思解釋)
- 不可勝舉(意思解釋)
- 有膽有識(意思解釋)
- 鷗鳥不下(意思解釋)
- 首身分離(意思解釋)
- 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(意思解釋)
- 回光反照(意思解釋)
- 四書五經(意思解釋)
- 自強不息(意思解釋)
- 寸步不離(意思解釋)
- 安安靜靜(意思解釋)
- 有去無回(意思解釋)
- 繁文縟節(意思解釋)
- 九霄云外(意思解釋)
- 鐵面無私(意思解釋)
- 黃雀銜環(意思解釋)
- 抱恨黃泉(意思解釋)
- 生公說法(意思解釋)
- 室邇人遙(意思解釋)
- 捫心自問(意思解釋)
- 鳳協鸞和(意思解釋)
- 信口開河(意思解釋)
- 笑貌聲音(意思解釋)
- 打退堂鼓(意思解釋)
- 密鑼緊鼓(意思解釋)
- 風風雨雨(意思解釋)
- 束身受命(意思解釋)
- 避俗趨新(意思解釋)
※ 動中肯綮的意思解釋、動中肯綮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失敗是成功之母 | 母:先導,根源。失敗往往是成功的先導。指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就能取得勝利。 |
零光片羽 | 比喻珍貴事物的一小部分。 |
惡衣惡食 | 惡:粗劣的。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。 |
四書五經 | 四書:亦稱四子書,即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;五經: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經典。 |
存而不議 | 存:保留;議:討論。指把問題保留下來,暫不討論。 |
外圓內方 | 形容外表隨和;內里剛直。圓:圓通;方:方正。 |
膽如斗大 | 膽:膽量;斗:舊時的一種量器,容量為十升。膽子像斗一樣大。形容膽量極大。 |
春風風人 | 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。比喻及時給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幫助。 |
餓虎吞羊 |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貪婪。 |
汗牛充棟 | 棟:棟宇;房屋。指藏書太多;運輸時可使牛出汗;存放時可堆至屋頂。形容書籍極多。 |
庖丁解牛 | 庖丁:廚師。廚師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觀規律的人;技術純熟神妙;做事得心應手。 |
經緯天地 | 經:絲織品的直線;緯:絲織品的橫線。形容人的才能極大,能經營天下,治理國政。 |
粗服亂頭 | 粗服:粗布衣服;亂頭:蓬頭亂發。形容不講究修飾。 |
生拉硬扯 |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。也形容用力拉扯,勉強別人聽從自己。 |
樹欲靜而風不止 | 樹要靜止,風卻不停地刮著。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。 |
分門別類 | 門:類;別:區別。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。 |
面有難色 |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。 |
安閑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適。安靜清閑,感到非常舒適。 |
無稽之談 | 稽:音機;查考;談:話語;傳言。沒有根據的說法。 |
起死回生 |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。形容醫術高明。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。 |
胡支扯葉 | 見“胡枝扯葉”。 |
裊裊婷婷 | 裊裊:柔美貌;婷婷:美好貌。形容女子姿態柔美。 |
二三其意 |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專一,反復無常。 |
通時合變 | 同“通權達變”。 |
滿面春風 | 春風:春天溫暖的風。本指春風拂面;溫暖宜人。現指心情喜悅;滿臉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。 |
駕輕就熟 | 駕:趕馬車;輕:指輕便的車;就:到;熟:熟悉的道路。駕著輕便的車走熟悉的路。比喻辦熟悉的事很容易。 |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語助詞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仰望著高山,效法著大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
悲不自勝 | 勝:經受得住。悲傷得使自己經受不住了。形容傷感至極;情難自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