魴魚赪尾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《詩·周南·汝墳》:“魴魚赪尾,王室如毀。”毛傳:“赪,赤也;魚勞則尾赤。”朱熹集傳:“魴尾本白而今赤,則勞甚矣。”后因以形容人困苦勞累,負擔過重。
出處《詩·周南·汝墳》:“魴魚赪尾,王室如燬。”毛傳:“赪,赤也;魚勞則尾赤。”朱熹集傳:“魴尾本白而今赤,則勞甚矣。”
例子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賦》:“既而魴魚赪尾,四郊多壘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fáng yú zhǐ wěi
注音ㄈㄤˊ ㄩˊ ㄓˇ ㄨㄟˇ
繁體魴魚赪尾
感情魴魚赪尾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人辛勞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老實巴交(意思解釋)
- 明知故問(意思解釋)
- 野沒遺賢(意思解釋)
- 時易世變(意思解釋)
- 花拳繡腿(意思解釋)
- 親上成親(意思解釋)
- 隳肝瀝膽(意思解釋)
- 敷衍了事(意思解釋)
- 己溺己饑(意思解釋)
- 偶一為之(意思解釋)
- 目不斜視(意思解釋)
- 形影相吊(意思解釋)
- 鬼頭鬼腦(意思解釋)
- 祖傳秘方(意思解釋)
- 不治之癥(意思解釋)
- 女扮男裝(意思解釋)
- 生公說法(意思解釋)
- 滿園春色(意思解釋)
- 風聲鶴唳(意思解釋)
- 之子于歸(意思解釋)
- 斷織勸學(意思解釋)
- 一竅不通(意思解釋)
- 閑情逸趣(意思解釋)
- 離奇古怪(意思解釋)
- 如癡如醉(意思解釋)
- 心上心下(意思解釋)
- 法不阿貴(意思解釋)
- 粉墨登場(意思解釋)
※ 魴魚赪尾的意思解釋、魴魚赪尾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鬼哭神嚎 | 號:哭。形容大聲哭叫,聲音凄厲。 |
風流人物 | 風流:指英俊的;杰出的。通常指對一個時代有貢獻、有影響的人物。舊指好色或輕浮放蕩的人。 |
流離瑣尾 | 比喻處境由順利轉為艱難。 |
強中自有強中手 | 比喻技藝無止境,不能自滿自大。同“強中更有強中手”。 |
功成名就 | 功:功業。就:達到。功績取得了,名聲也有了。 |
今來古往 | 猶古往今來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離家去當和尚、尼姑。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反老還童 | 反:回。由衰老恢復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。 |
自食其果 | 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。形容自己做壞事;自己受害。 |
暴取豪奪 | 豪:強橫。用暴力劫奪。 |
專心一志 | 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 |
赴湯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湯:開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奮不顧身;不避艱險。 |
煢煢孑立 | 孤獨無依的樣子。 |
死不開口 | 至死也不說話。指緘口不言 |
異寶奇珍 | 珍異難得的寶物。 |
結纓伏劍 | 結纓:系上帽帶;伏劍:拔劍自刎。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。 |
似是而非 | 是:對;正確;非:不對;錯誤。好像是對的;實際上不對。指表面上相似;實際上不一樣。 |
平地一聲雷 |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。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
坐以待斃 | 待:等待;斃:死。坐著等死。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。 |
雅俗共賞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“雅人”;把沒文化的人稱“俗人”;賞:欣賞。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。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為各種人所接受。 |
福善禍淫 | 指行善的得福,作惡的受禍。 |
空手套白狼 | 徒手抓住白狼。指無本買賣。 |
馳魂宕魄 | 形容振撼心靈。 |
橫拖倒扯 | 猶橫拖倒拽。 |
欲速則不達 | 速:快;達:達到。指過于性急圖快,反而不能達到目的。 |
踵趾相接 | 謂腳跡相連。形容人數眾多,接連不斷。 |
善自為謀 | 善于替自己打算。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辦法。 |
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| 比喻本來想損害別人,結果卻害了自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