飛蛾赴焰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見“飛蛾赴火”。
出處《舊唐書·僖宗紀》:“既知四隅斷絕,百計奔沖,如窮鳥觸籠,似飛蛾赴焰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fēi é fù yàn
注音ㄈㄟ ㄜˊ ㄈㄨˋ 一ㄢˋ
繁體飛蛾赴燄
感情飛蛾赴焰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指自取滅亡。
近義詞飛蛾赴火、飛蛾赴燭
英語A moth flutters about the light--seek one's own doom.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眼淚洗面(意思解釋)
- 小人得志(意思解釋)
- 背腹受敵(意思解釋)
- 黃臺之瓜(意思解釋)
- 說雨談云(意思解釋)
- 荒淫無恥(意思解釋)
- 曉以大義(意思解釋)
- 膽寒發豎(意思解釋)
-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(意思解釋)
- 目不忍見(意思解釋)
- 時至運來(意思解釋)
- 雨散風流(意思解釋)
- 白發蒼蒼(意思解釋)
- 不置可否(意思解釋)
- 生公說法(意思解釋)
- 心曠神怡(意思解釋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釋)
- 讀書種子(意思解釋)
- 珠還合浦(意思解釋)
- 胡支扯葉(意思解釋)
- 綿里藏針(意思解釋)
- 卑鄙齷齪(意思解釋)
- 地丑德齊(意思解釋)
- 快人快語(意思解釋)
- 敗德辱行(意思解釋)
- 改惡向善(意思解釋)
- 無所畏懼(意思解釋)
- 騰聲飛實(意思解釋)
※ 飛蛾赴焰的意思解釋、飛蛾赴焰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一本正經 | 正經:莊重;正派。形容態度規矩而莊重。 |
從俗就簡 | 依照通俗的做法,以求簡易。 |
從俗浮沉 | 順著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。 |
敵眾我寡 | 敵方人數多;我方人數少。多形容雙方對峙;眾寡懸殊。 |
余波未平 | 指某一事件雖然結束了,可是留下的影響還在起作用。 |
犀牛望月 | 比喻見到的不全面。 |
活蹦亂跳 | 歡蹦亂跳。 |
天之驕子 | 驕子:寵兒。老天爺的寵兒。漢朝人因匈奴極為強盛而稱之為“天之驕子”;意即匈奴為天所驕寵。現指條件極其優越;特別幸運的人。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貢獻的人。 |
爭先恐后 | 爭著向前;唯恐落后。 |
牛口之下 | 借指卑下的地位。 |
神出鬼入 | 出:出現。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。形容出沒無常,不可捉摸。后泛指行動變化迅速。 |
咄咄逼人 | ①氣勢洶洶;盛氣凌人;言語或神態中有一種威脅逼人的氣勢。咄咄:表示驚奇的聲音。②形容本領趕上或超過別人;令人驚詫。 |
以弱制強 | 以:用,靠。弱:弱小。制:制服。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。亦作“以弱斃強”。 |
化鴟為鳳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神采奕奕 | 形容精神飽滿;容光煥發。神采:人面部的神氣和光彩。奕奕:精神煥發的樣子。 |
吃不了兜著走 | 比喻不能承受或擔當。 |
折臂三公 | 晉代的羊枯,曾墜馬折斷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貴官墮馬。 |
目不斜視 | 眼睛不往旁邊看。形容目光莊重;神情嚴肅。 |
牛刀小試 | 牛刀:宰牛的刀。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試驗。比喻有大本領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。 |
著手成春 | 著手:動手接觸。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。后比喻醫術高明。 |
安閑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適。安靜清閑,感到非常舒適。 |
狼吞虎咽 |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。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。 |
二三其意 |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專一,反復無常。 |
雷大雨小 | 比喻說得多,做得少,聲勢很大,實效很小。 |
耳聰目明 | 聰:聽覺靈敏。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。 |
霜露之悲 | 對父母先祖的悲思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約束自身,不放縱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、聽從命令。 |
臨危授命 | 面對危急時勇于獻出生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