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虎降龍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伏:屈服;降:用用威力使屈服。用威力使猛虎和惡龍屈服。形容力量強大,能戰(zhàn)勝一切敵人和困難。
出處元·馬致遠《任風子》第二折:“學師父伏虎降龍,跨鸞乘鳳。”
例子清·吳璿《飛龍全傳》第二回:“憑你什么三頭六臂,伏虎降龍的手段,若遇了俺時,須叫他走了進來,爬了出去。”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fú hǔ xiáng lóng
注音ㄈㄨˊ ㄏㄨˇ ㄒ一ㄤˊ ㄌㄨㄥˊ
繁體伏虎降龍
感情伏虎降龍是褒義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指人本事大。
近義詞降龍伏虎
英語tame the tiger and subdue the dragon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離世遁上(意思解釋)
- 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之困(意思解釋)
- 習非成是(意思解釋)
- 慌里慌張(意思解釋)
- 飲水思源(意思解釋)
- 漚沫槿艷(意思解釋)
- 指天誓日(意思解釋)
- 夷為平地(意思解釋)
- 目眩心花(意思解釋)
- 異途同歸(意思解釋)
- 滿園春色(意思解釋)
- 皮笑肉不笑(意思解釋)
- 春去冬來(意思解釋)
- 香火姻緣(意思解釋)
- 人面狗心(意思解釋)
- 綿里藏針(意思解釋)
- 超然絕俗(意思解釋)
- 不合時宜(意思解釋)
- 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(意思解釋)
- 背鄉(xiāng)離井(意思解釋)
- 歐風美雨(意思解釋)
- 驕傲自滿(意思解釋)
- 歲寒三友(意思解釋)
- 華不再揚(意思解釋)
- 忘乎所以(意思解釋)
- 冒失鬼(意思解釋)
- 紛紅駭綠(意思解釋)
- 無所用心(意思解釋)
※ 伏虎降龍的意思解釋、伏虎降龍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(yè)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澆風薄俗 | 指社會風氣輕浮庸俗。 |
貧賤不移 | 移:改變。不因生活貧困、社會地位低下而改變自己的志向。形容意志堅定。 |
富貴不淫,威武不屈 | 富:有錢;貴:地位高;淫:惑亂;威武:武力。指不因有錢有勢而惑亂,不因武力或權(quán)勢而脅迫屈服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 | 二十四史:清乾隆時刻《史記》等24部史書。比喻情況復(fù)雜,頭緒繁多,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。 |
心里有鬼 |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計劃。 |
名重一時 | 一時期內(nèi)名聲很大,受到廣泛重視。亦作“名震一時”、“名得當時”、“名噪一時”、“名傾一時”。 |
來蹤去跡 | 蹤、跡:腳印。來去的蹤跡;指人、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 |
溢于言表 | 超出言語以外。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。 |
十羊九牧 |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賦稅剝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無所適從。 |
倒冠落佩 | 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里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(xiāng)。 |
刀光劍影 | 刀的閃光;劍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;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。現(xiàn)用于壞人就要行兇;干壞事。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。 |
作亂犯上 | 犯:冒犯。違抗尊長或朝廷,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。 |
千絲萬縷 | 縷:線。千根絲;萬條線。形容兩者之間密切而復(fù)雜的聯(lián)系。 |
斷香零玉 | 比喻女子的尸骸。 |
倒裳索領(lǐng) | 索:搜尋、尋求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(lǐng)口。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。 |
經(jīng)史百子 | 經(jīng):經(jīng)學,經(jīng)書,儒家經(jīng)典著作。史:史學,史書。百子:諸子百家之學。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。 |
通俗易懂 |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。 |
通今達古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地大物博 | 地域遼闊;物產(chǎn)豐富。 |
升官發(fā)財 | 謂提升了官職,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(zhì)財富。 |
踵武前賢 | 踵:腳跟。武:足跡。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
斷章截句 | 不顧上下文義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彎曲原意。斷、截:割裂。 |
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。 |
耳聰目明 | 聰:聽覺靈敏。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。也作“動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。 |
薪盡火滅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滅了。比喻死亡。 |
亡魂失魄 | 魂、魄: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,依附形體而顯現(xiàn)的精神為魄。形容驚慌憂慮、心神不定、行動失常的樣子。 |
聰明伶俐 | 伶俐:靈活。形容小孩子頭腦靈活;記憶力和理解力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