梗頑不化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謂十分頑固,無法感化。
出處《續兒女英雄傳》第一回:“目下山東有名綠茶,可知道他們形狀否;內中可有能勸化改行的,還有梗頑不化,本事十分利害的否?要一一請教。”
例子孟遂奔還縣城,投函咨議局,聲稱煙民梗頑不化。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人民反清斗爭資料·山西交城文水兩縣鄉民暴動》
基礎信息
拼音gěng wán bù huà
注音ㄍㄥˇ ㄨㄢˊ ㄅㄨˋ ㄏㄨㄚˋ
繁體梗頑不化
感情梗頑不化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為人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改俗遷風(意思解釋)
- 遲疑不決(意思解釋)
- 不可勝舉(意思解釋)
- 謹小慎微(意思解釋)
- 畏縮不前(意思解釋)
- 驕生慣養(意思解釋)
- 望塵莫及(意思解釋)
- 日日夜夜(意思解釋)
- 惡衣惡食(意思解釋)
- 雪兆豐年(意思解釋)
- 草菅人命(意思解釋)
- 天之驕子(意思解釋)
- 溢于言表(意思解釋)
- 揚威耀武(意思解釋)
- 歸馬放牛(意思解釋)
- 驚鴻艷影(意思解釋)
- 氣象萬千(意思解釋)
- 滿招損,謙受益(意思解釋)
- 絆腳石(意思解釋)
- 分路揚鑣(意思解釋)
- 國泰民安(意思解釋)
- 三十三天(意思解釋)
- 室邇人遙(意思解釋)
- 讀書種子(意思解釋)
- 空話連篇(意思解釋)
- 家破人亡(意思解釋)
- 盡誠竭節(意思解釋)
- 散言碎語(意思解釋)
※ 梗頑不化的意思解釋、梗頑不化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強中自有強中手 | 比喻技藝無止境,不能自滿自大。同“強中更有強中手”。 |
輪焉奐焉 | 形容房屋高大眾多。 |
金光閃閃 | 閃閃:光亮閃爍。金光閃爍耀眼 |
揮霍無度 | 任意花錢沒有節制。揮霍;亦作“揮攉”。搖手稱揮;反手稱攉。引申為任意花錢。度:限度。 |
男女授受不親 | 授:給予;受:接受;親:親自接觸。封建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、言談或授受物件,限制男女交往 |
皮開肉綻 | 綻:裂開。皮肉都裂開。形容被毆打得傷勢極重。 |
撈一把 | 用不正當手段取得一些利益。 |
自食其果 | 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。形容自己做壞事;自己受害。 |
路無拾遺 | 見“路不拾遺”。 |
作賊心虛 | 虛:怕。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
懸石程書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戶告人曉 |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拔茅連茹 | 茅:白茅,一種多年生的草;茹: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。比喻互相推薦,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。 |
以毒攻毒 | 攻:治。用毒藥治病毒。喻指用對方使用的厲害手段制服對方。 |
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熟練了;就能找到竅門。 |
平生不作虧心事,夜半敲門不吃驚 | 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龍馭上賓 | 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共為唇齒 | 比喻互相輔助。 |
迭床架屋 | 床上擱床,屋上架屋。比喻重復、累贅。 |
知往鑒今 | 鑒:借鑒。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。 |
迫不得已 | 迫:逼迫;已:停止;結束。逼得毫無辦法;不得不如此。 |
前仆后繼 | 仆:倒下;繼:跟上。前面的人倒下了;后面的緊跟上去。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。 |
踵武前賢 | 踵:腳跟。武:足跡。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
密鑼緊鼓 | 鑼聲緊,鼓點密。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。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、聲勢。 |
色厲內荏 | 色:神色;歷:歷害;內:內心。荏:軟弱;怯懦。形容外表嚴厲強硬;內心怯懦軟弱。 |
福善禍淫 | 指行善的得福,作惡的受禍。 |
屨及劍及 | 屨:鞋;及:趕上。形容人奮發興起,行動果斷迅速 |
繁榮富強 | 繁榮:(經濟或事業)蓬勃發展;興盛;富強:(國家)生產豐富;力量強大。形容國家興旺發達;富足強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