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聽并觀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多方面聽取意見和觀察事物。
出處東漢 班固《漢書 鄒陽傳》:“公聽并觀,垂明當世?!?/p>
例子宋·曾鞏《乞登對狀》:“屬陛下聰明睿智,洞照群情,公聽并觀,不遺小善?!?/p>
基礎信息
拼音gōng tīng bìng guān
注音ㄍㄨㄥ ㄊ一ㄥ ㄅ一ㄥˋ ㄍㄨㄢ
繁體公聽並觀
感情公聽并觀是中性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;指公正聽取并看待事物。
反義詞偏聽偏信
英語listen to all sides and take stock of the overall situation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抱頭鼠竄(意思解釋)
- 初出茅廬(意思解釋)
- 起兵動眾(意思解釋)
- 論黃數白(意思解釋)
- 一擁而上(意思解釋)
- 不分青紅皂白(意思解釋)
- 名重一時(意思解釋)
- 群龍無首(意思解釋)
- 不攻自破(意思解釋)
- 撈一把(意思解釋)
- 神采奕奕(意思解釋)
- 弟子孩兒(意思解釋)
- 飽食暖衣(意思解釋)
- 惡醉強酒(意思解釋)
- 春光明媚(意思解釋)
- 風聲鶴唳(意思解釋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釋)
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釋)
- 依樣畫葫蘆(意思解釋)
- 似是而非(意思解釋)
- 胡支扯葉(意思解釋)
- 屢試不爽(意思解釋)
- 天作之合(意思解釋)
- 當頭棒喝(意思解釋)
- 戰不旋踵(意思解釋)
- 圓鑿方枘(意思解釋)
-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(意思解釋)
-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(意思解釋)
※ 公聽并觀的意思解釋、公聽并觀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迷而不反 | 迷路后不知回來。比喻犯了錯誤不知改正。 |
不正之風 | 不正當的社會風氣。 |
強中自有強中手 | 比喻技藝無止境,不能自滿自大。同“強中更有強中手”。 |
經邦論道 | 指治理國家,談論治國之道。比喻位居高層 |
長命富貴 | 既長壽又富裕顯貴。 |
損人不利己 | 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。 |
遁世離俗 | 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。 |
惜指失掌 | 惜:吝惜。因舍不得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。比喻因小失大。 |
秣馬厲兵 | 磨好兵器,喂好馬。形容準備戰斗。 |
和風細雨 | 溫和的風和細小的雨。本指自然現象;現多指用和緩的態度和方式處理問題。 |
爭先恐后 | 爭著向前;唯恐落后。 |
志在千里 | 形容志向遠大。 |
愛才如渴 | 才:賢才,人才。愛慕賢才,急欲求得,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。 |
飲水思源 | 喝水時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 |
兢兢戰戰 | 兢兢:小心謹慎的樣子;戰戰:畏懼的樣子。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。 |
經緯天下 | 經,緯:治理。指治理國家。 |
一場空 |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。 |
詐奸不及 | 猶言十分奸詐。 |
民不畏死 | 畏:懼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氣慨。 |
進銳退速 | 銳:迅速。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。 |
信以為真 | 把假的當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
作壁上觀 | 壁:壁壘;營寨周圍的高墻。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。比喻從旁觀望;置身事外。 |
抱恨黃泉 | 黃泉:人死埋葬的地下,指陰間。心懷遺憾離開人世,死有遺恨。 |
善游者溺 | 會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,因此而惹禍。 |
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 | 淡泊:恬淡寡欲;寧靜:安寧恬靜;致:達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穩沉著,才可有所作為。 |
動魄驚心 | 使人神魂震驚。原指文辭優美,意境深遠,使人感受極深,震動極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。 |
忙不擇價 | 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。 |
知往鑒今 | 鑒:借鑒。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