慷慨赴義的成語故事

拼音kāng kǎi fù yì
基本解釋慷慨:意氣激昂,情緒激動。赴義:為正義而死。指大義凜然地為正義獻身。
出處明·朱鼎《玉鏡臺記·王敦反》:“大丈夫當慷慨赴義,何用悲為!”
暫未找到成語慷慨赴義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慷慨赴義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斬釘截鐵 |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 洪州云居道膺禪師》:“師謂眾曰:‘學佛法底人,如斬釘截鐵始得。’” |
金不換 | 京劇《粉妝樓》第六本:“常言道:敗子回頭金不換。” |
謹小慎微 | 漢 劉安《淮南子 人間訓》:“圣人敬小慎微,動不失時。” |
志滿意得 | 宋 陸九淵《與劉伯協書》:“當無道時,小人在位,君子在野,小人志得意滿,君子阨窮禍患,甚者在囹圄,伏刀鋸、投荒裔。” |
防患于未然 | 《周易 既濟》: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《樂府詩集 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。” |
直截了當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:“紫芝妹妹嘴雖利害,好在心口如一,直截了當,倒是一個極爽快的。” |
和風細雨 | 南朝 陳 張正見《陪衡陽游耆阇詩》:“清風吹麥壟,細雨濯梅林。” |
玉卮無當 | 先秦 韓非《韓非子 外儲說右上》:“今有白玉之卮而無當,有瓦卮而有當,君渴將何以飲?” |
春山如笑 | 宋·郭熙《林泉高致·山水訓》:“春山澹冶而如笑,夏山蒼翠而如滴,秋山明凈而如妝,冬山慘淡而如睡。” |
親上成親 | 元·關漢卿《調風月》第一折:“怕不依隨蒙君一夜恩,爭奈忒達地忒知根,兼上親上成親好對門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