僅以身免的成語故事

拼音jǐn yǐ shēn miǎn
基本解釋指沒有被殺或只身逃出了險(xiǎn)境。
出處戰(zhàn)國 樂毅《報(bào)遺燕惠王書》:“齊王逃遁走莒,僅以身免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僅以身免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僅以身免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博學(xué)多聞 | 《文子 精誠》:“雖博學(xué)多聞,不免于亂。” |
女媧補(bǔ)天 | 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覽冥訓(xùn)》:“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(bǔ)蒼天。” |
懸而未決 | 孫中山《救國之急務(wù)》:“已將一切問題決定,惟有如何處置國會一層,懸而未決。” |
轍鮒之急 | 戰(zhàn)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外物篇》:“車轍中有鮒魚焉,曰‘我東海之波臣也,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!’” |
首身分離 | 《戰(zhàn)國策·秦策四》:“刳腹折頤,首身分離。” |
眾喣山動 | 明 李東陽《余肅敏公傳》:“役未及興,而眾喣山動。” |
雪兆豐年 | 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三回:“古人云:‘雪兆豐年’。” |
香銷玉沉 | 明·胡文煥《群音類選·玉盆記》:“他怨悠悠香銷玉沉,亂紛紛碎滴珠囊逬,我難主憑蕭蕭兩鬢星。” |
志在千里 | 三國魏·曹操《步出夏門行·神龜雖壽》: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。” |
民不畏死 | 《老子》第七十四章:“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懼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