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觸藩籬的成語故事

拼音yáng chù fān lí
基本解釋羊角勾掛在籬笆上。形容既不能進,也不能退。
出處明 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三十一回:“前無所往,退無所歸,羊觸藩籬,進退兩難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羊觸藩籬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羊觸藩籬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雙棲雙宿 | 宋 尤袤《全唐詩話》卷六:“眼想心思夢里驚,無人知我此時情。不如池上鴛鴦鳥,雙宿雙飛過一生。” |
禍亂滔天 | 《晉書·惠帝紀》:“禍亂滔天,奸逆仍起,至乃幽廢重宮,宗廟紀絕。” |
一手遮天 | 唐 曹鄴《讀李斯傳》詩:“難將一人手,掩得天下目。” |
堅強不屈 | 荀況《荀子 法行》:“堅剛而不屈,義也。” |
空空蕩蕩 | 浩然《艷陽天》第121章:“屋子里空空蕩蕩,冷冷清清。” |
物盡其用 | 馬烽《典型事例》:“這倒是人盡其才,物盡其用,兩全其美。” |
鍥而不舍 | 先秦 荀況《荀子 勸學》:“鍥而舍之,朽木不折;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。” |
算無遺策 | 《晉書 桓玄傳》:“自謂經略指授,算無遺策。” |
秣馬厲兵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成公十六年》:“搜乘補卒,秣馬利兵,修陳固列。” |
拂袖而去 |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第12卷:“師云:‘侍者收取。’明拂袖而去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