徹頭徹尾的成語故事

拼音chè tóu chè wěi
基本解釋徹:通;透。從頭到尾;自始至終;完完全全。
出處宋 朱熹《答程正思書》:“蓋圣賢之學(xué),徹頭徹尾,只是一個(gè)敬字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徹頭徹尾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徹頭徹尾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 | 春秋·齊·管仲《管子·版法解》:“度恕者,度之于己也。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。” |
天昏地暗 | 唐 韓愈《龍移》:“天昏地黑蛟龍移,雷驚電激雄雌隨。” |
空費(fèi)詞說 |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卷三十三:“仆有一計(jì),于兄甚便。只恐兄溺 枕席之愛,未必能行,使仆空費(fèi)詞說耳!” |
目不轉(zhuǎn)睛 | 晉 楊泉《物理論》:“子義燃燭危坐通曉,目不轉(zhuǎn)睛,膝不移處。” |
離弦走板 | 浩然《艷陽天》第12章:“您哪,也當(dāng)過解放軍呀,花一點(diǎn),也不能算是離弦走板。” |
望而生畏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堯曰》:“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視,儼然人望而畏之,斯不亦威而不猛乎?” |
鐵樹開花 | 明 來集之《鐵氏女》:“頓開鸚鵡籠,扭上鴛鴦配。定教那鐵樹開花還結(jié)子。” |
赴湯蹈火 | 晉 稽康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“長而見羈,則狂顧頓纓,赴湯蹈火。” |
畫地為牢,議不入 | 西漢·司馬遷《報(bào)任少卿書》:“故士有畫地為牢,勢不可入;削木為吏,議不可對,定計(jì)于鮮也。” |
平生不作虧心事,夜半敲門不吃驚 | 魯迅《天花的薔薇》:“‘平生不作虧心事,夜半敲門不吃驚。’乙校不自心虛,怎能給恐嚇呢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