憤時嫉俗的成語故事

拼音fèn shí jí sú
基本解釋憤:憤恨,不滿;嫉:憎惡,仇恨;俗:世俗。痛恨、憎惡腐朽、黑暗的社會現狀。
出處清·朱彝尊《王禮部詩序》:“十余年來,所交之士皆幽憂失志之士,誦其歌詩,往往憤時嫉俗,多離騷變雅之體?!?/p>
暫未找到成語憤時嫉俗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憤時嫉俗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奔走相告 | 宋 張孝祥《壽芝頌代愡得居士上鄭漕》:“詔天下之日,淮民歡呼,奔走相告,自州達之縣?!?/td> |
老馬識途 | 先秦 韓非《韓非子 說林上》:“管仲、隰朋從于桓公伐孤竹,春往冬返,迷惑失道。管仲曰:‘老馬之智可用也?!朔爬像R而隨之。遂得道?!?/td> |
甕中之鱉 | 明 馮夢龍《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》:“孫富視十娘已為甕中之鱉,即命家童送那描金文具,安放在船頭之上?!?/td> |
算無遺策 | 《晉書 桓玄傳》:“自謂經略指授,算無遺策?!?/td> |
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 | 郭澄清《大刀記》第十章:“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——隊長,你就決定吧?!?/td> |
簡明扼要 | 毛澤東《黨委會的工作方法》:“講話、演說、寫文章和寫決議案,都應當簡明扼要?!?/td> |
平淡無奇 |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9回:“聽起安老爺這幾句話,說得也平淡無奇?!?/td> |
藏形匿影 | 《鄧析子 無厚》:“君者,藏形匿影,群下無私?!?/td> |
進道若退 | 《老子》:“明道若昧,進道若退?!?/td> |
結駟連騎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》:“子貢相衛,而結駟連騎,排藜藿入窮閻,過謝原憲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