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由洗耳的成語故事

拼音xǔ yóu xǐ ěr
基本解釋許由:遠古時代人名。許由洗自己的耳朵,指不想當官。
出處晉·皇甫謐《高士傳·許由》:“堯又召為九州長,由不欲聞之,洗耳于穎水濱……巢父曰:‘……子故浮游俗間,求其名譽,污吾犢口。’牽犢上流而飲之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許由洗耳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許由洗耳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衣錦褧衣 | 《詩 衛風 碩人》:“碩人其頎,衣錦褧衣。”又《詩 鄭風 豐》:“裳錦褧裳,衣錦褧衣。叔兮伯兮,駕予與歸。” |
長噓短氣 | |
捻神捻鬼 |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21卷:“婆婆捻神捻鬼的叫噤聲!” |
大有可為 | 清 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:“地方雖一千余里,仙民成俗,大有可為。” |
暮史朝經 | 元·無名氏《劉弘嫁婢》第三折:“小圣在生之日,螢窗雪案,暮史朝經。” |
志在千里 | 三國魏·曹操《步出夏門行·神龜雖壽》: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。” |
謙受益,滿招損 | 明·沈采《千金記·延訪》:“謙受益,滿招損。” |
鐵面無私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45回:“我想必得你去作個‘監社御史’,鐵面無私才好。” |
唯物主義 | 毛澤東《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沒有同這些反面的東西作過斗爭,你那個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不鞏固的。” |
通都大邑 | 唐 韓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強之間,而不知為備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