令行禁止的成語故事

拼音lìng xíng jìn zhǐ
基本解釋令:命令。行:執(zhí)行;施行;禁:禁令;止:停止。有令必行;命令發(fā)布就馬上行動;有禁必止;命令停止就立刻停止。形容法令通暢而嚴(yán)明。
出處《逸周書 文傳》:“令行禁止,王始也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令行禁止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令行禁止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目光短淺 | 周克芹《許茂和他的女兒們》第一章:“這位精明的莊稼人思前想后,竟得出了一個(gè)目光短淺的結(jié)論。” |
夜深人靜 |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:“深夜人靜,為何叩門?” |
銷聲匿跡 | 宋 孫光憲《北夢瑣言》第11卷:“然畏穎川知之,遂旅游資中郡,銷聲斂跡,惟恐人知。” |
名重一時(shí) | 宋·釋惟白《續(xù)傳燈錄》卷二十七:“師住徑山時(shí),名重一時(shí),如侍郎張公子韶,狀元汪公圣錫少卿、馮公濟(jì)川俱問道。” |
飲水思源 | 北周 庾信《征調(diào)曲》:“落其實(shí)者思其樹,飲其流者懷其源。” |
廢書而嘆 | 《史記·孟子荀卿列傳》:“太史公曰:余讀《孟子》書,至梁惠王問‘何以利吾國’,未嘗不廢書而嘆也。” |
因噎廢食 | 漢 劉向《說苑》:“一噎之故,絕谷不食。” |
不得而知 | 唐 韓愈《爭臣論》:“故雖諫且議,使人不得而知焉。” |
閉關(guān)自守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王莽傳》:“閉門自守,又坐鄰伍鑄錢挾銅,奸吏因以愁民。” |
反面無情 | 明 邵璨《香囊記》:“他也是一個(gè)君主,恐怕反面無情,那時(shí)節(jié)悔之晚矣!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