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難不屈的成語故事

拼音lín nàn bù qū
基本解釋臨:面臨;屈:屈服。臨到危難,仍不屈服。
出處《舊唐書·劉弘基傳》:“高祖嘉其臨難不屈,賜其家粟帛甚厚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臨難不屈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臨難不屈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安身之處 |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40回:“近聞劉景升病在危篤,可乘此機會,取彼荊州為安身之地,庶可拒曹操也。” |
豆萁燃豆 | 三國 魏 曹植《七步詩》:“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。” |
堅強不屈 | 荀況《荀子 法行》:“堅剛而不屈,義也。” |
杯蛇幻影 | 《花月痕》第五回:“杯蛇幻影,鬼蜮含沙。縈愁緒以回腸,蔓牽瓜落;拭淚珠而洗面,藕斷絲長。” |
裾馬襟牛 | 唐韓愈《符讀書城南》詩:“人不通古今,馬牛而襟裾。” |
有約在先 | 元·無名氏《舉案齊眉》第一折:“老夫人,這事本已有約在先,況兼孩兒又執意定要嫁她,也是他的緣分了。” |
暮史朝經 | 元·無名氏《劉弘嫁婢》第三折:“小圣在生之日,螢窗雪案,暮史朝經。” |
饑腸轆轆 |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西湖主》:“而枵腸轆轆,饑不可堪。” |
古色古香 | 宋 陸游《小室》:“窗幾窮幽致,圖書發古香。” |
心急如焚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17回:“我越發覺得心急如焚,然而也是沒法的事,成日猶如坐在針氈上一般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