橫槊賦詩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槊:長矛;賦:吟。橫著長矛而賦詩。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邁氣概。
出處唐 元稹《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志銘》:“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,往往橫槊賦詩,故其抑揚哀悲離之作。”
例子呂志伊《詩史感賦》:“橫槊賦詩一世雄,二喬未虜恨東風?!?/p>
基礎信息
拼音héng shuò fù shī
注音ㄏㄥˊ ㄕㄨㄛˋ ㄈㄨˋ ㄕ
繁體橫槊賦詩
感情橫槊賦詩是中性詞。
用法連動式;作謂語;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邁氣概。
近義詞能文能武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遏惡揚善(意思解釋)
- 老實巴交(意思解釋)
- 光前耀后(意思解釋)
- 浪費筆墨(意思解釋)
- 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(意思解釋)
- 將功補過(意思解釋)
- 苦思冥想(意思解釋)
- 大包大攬(意思解釋)
- 高步闊視(意思解釋)
- 故步不離(意思解釋)
- 繁文縟節(意思解釋)
- 時易世變(意思解釋)
- 營私舞弊(意思解釋)
- 萬里長城(意思解釋)
- 時至運來(意思解釋)
- 燕雀安知鴻鵠志(意思解釋)
- 黃雀銜環(意思解釋)
- 骨肉之親(意思解釋)
- 面有難色(意思解釋)
- 刻不容緩(意思解釋)
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釋)
- 似是而非(意思解釋)
- 綠林強盜(意思解釋)
- 在此存照(意思解釋)
- 冒失鬼(意思解釋)
- 繁榮富強(意思解釋)
- 無聲無息(意思解釋)
- 形形色色(意思解釋)
※ 橫槊賦詩的意思解釋、橫槊賦詩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上氣不接下氣 | 形容因為勞累或焦急而氣喘得很厲害。 |
出師無名 | 謂沒有正當理由而出兵征伐。 |
旦夕之間 | 旦:早晨。夕:晚上。早晚之間,形容在很短時間內。 |
著手回春 | 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。也比喻醫術高明。 |
陌路相逢 | 與陌生人相遇在一起。 |
口快心直 | 有啥說啥;想啥說啥。形容人性情直爽;語言明快。 |
慌里慌張 |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亂。 |
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|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危急關頭 | 不可預見的緊急關頭或困境,要求立即采取行動以避免造成災難。 |
見危致命 | 見“見危授命”。 |
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 | 預:預先,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;立:成就;廢:敗壞。不論做什么事,事先有準備,就能得到成功,不然就會失敗。 |
讜言直聲 | 讜言:公正的言論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氣壯的言論。 |
一鼻子灰 |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?!都t樓夢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這里,沒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會他們去。” |
飽食暖衣 | 吃的飽;穿的暖;生活富足;無憂無慮。 |
文山會海 | 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。 |
敢不承命 | 敢:反語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? |
黃耳傳書 | 黃耳:犬名;書:書信。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。后比喻傳遞家信。 |
春光明媚 | 明媚:鮮艷可愛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 |
皮笑肉不笑 |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。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。 |
穩如泰山 | 穩:穩固。穩固得像泰山一樣。形容極其穩固;不可動搖。 |
飛蛾撲火 | 蛾:像蝴蝶似的昆蟲。飛蛾撲到火上。比喻自尋死路;自取滅亡。 |
背鄉離井 | 指遠離家鄉,流落他方。 |
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 | 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伸手不見五指 | 形容光線非常暗,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。 |
長他人志氣,滅自己威風 |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,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。 |
搬弄是非 | 搬弄:挑撥;是非:指口舌紛爭。把別人的話搬來弄去;有意從中挑撥是非出來。 |
今夕何夕 | 今夜是何夜?多用作贊嘆語。謂此是良辰。 |
服氣吞露 | 服氣:導引之術,即氣功。指修煉道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