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往不咎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既:已經;往:過去;咎:責備。已經過去的事不再追究責任。
出處先秦 孔子《論語 八佾》:“成事不說,遂事不諫,既往不咎。”
例子既往不咎,以后再辦起事來,審慎點就是了。(清 吳趼人《痛史》第十三回)
基礎信息
拼音jì wǎng bù jiù
注音ㄐ一ˋ ㄨㄤˇ ㄅㄨˋ ㄐ一ㄡˋ
正音“往”,不能讀作“wàng”;“咎”,不能讀作“jiū”。
感情既往不咎是中性詞。
用法主謂式;作謂語、定語;指對以往的錯不再責備。
辨形“既”,不能寫作“即”;“咎”,不能寫作“究”。
近義詞既往不究
反義詞賞罰分明、信賞必罰
英語let the past be forgotten
俄語не преслéдовать за прóш-лое
日語既往(きおう)は問(と)わない
德語das Vergangene ruhen lassen
法語passons l'éponge sur le passé(ne pas revenir sur les erreurs du passé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不動聲色(意思解釋)
- 過了這個村,沒這個店(意思解釋)
- 色飛眉舞(意思解釋)
- 長夜之飲(意思解釋)
- 上無片瓦,下無插針之地(意思解釋)
- 同心合力(意思解釋)
- 薄暮冥冥(意思解釋)
- 不卑不亢(意思解釋)
- 見危致命(意思解釋)
- 驚鴻艷影(意思解釋)
- 目不斜視(意思解釋)
- 連珠炮(意思解釋)
- 拔茅連茹(意思解釋)
- 進讒害賢(意思解釋)
- 奇貨可居(意思解釋)
- 扭直作曲(意思解釋)
- 輕重緩急(意思解釋)
- 前仆后繼(意思解釋)
- 過門不入(意思解釋)
- 敗德辱行(意思解釋)
- 祝哽祝噎(意思解釋)
- 千真萬確(意思解釋)
- 赤膽忠心(意思解釋)
- 師嚴道尊(意思解釋)
- 張徨失措(意思解釋)
- 頭上末下(意思解釋)
- 孤注一擲(意思解釋)
- 一棍子打死(意思解釋)
※ 既往不咎的意思解釋、既往不咎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渾然一體 | 渾然:完整不可分。融合成為一個難以分割的整體。 |
不動聲色 | 動:變動;聲:說話的聲音;色:臉色。內心活動絲毫沒有在語言和神情上流露出來。形容鎮靜、沉著。也作“聲色不動”、“不露聲色”。 |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| 他山:別的山。別的山上的石頭。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的外力。 |
眾多非一 | 指類別甚多,不止一種。 |
過五關,斬六將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。 |
蠢蠢欲動 | 蠢蠢:爬蟲蠕動的樣子。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彈。比喻敵人策劃準備進攻;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。 |
天涯海角 | 天的邊緣;海的盡頭。形容非常偏僻遙遠的地方。也指彼此相隔極遠。涯:邊。 |
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 |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。 |
照葫蘆畫瓢 |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。 |
明爭暗斗 |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;形容內部鉤心斗爭;互相爭斗的情況。 |
列風淫雨 | 列:烈;淫:過量。本指狂風暴雨。后比喻錯別字連篇。 |
同心合力 | 團結一致,共同努力。 |
學而不厭 |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。形容好學。厭:滿足。 |
斷香零玉 | 比喻女子的尸骸。 |
欺善怕惡 | 欺侮善良者,懼怕兇惡者。 |
生公說法 | 生公:晉末高僧竺道生,世稱生公。竺道生解說佛法,能使頑石點頭。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,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。 |
畫地為牢,議不入 | 議:議論。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,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。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。 |
各行各業 |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。 |
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 | 加諸膝:放在膝蓋上;墜諸淵:推進深淵。指不講原則,感情用事,對別人的愛憎態度,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。 |
共為唇齒 | 比喻互相輔助。 |
運籌帷幄 | 運籌:籌劃;策劃。帷幄:軍中營帳。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的方法策略。 |
認賊作父 | 把壞人當作父親;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。 |
敗德辱行 | 敗壞道德和操守。 |
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 | 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足不出門 | 同“足不出戶”。 |
竹籃打水一場空 |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。 |
躍躍欲試 | 躍躍:急于要動的樣子。心情急切地想試一試。形容對某事情非常有興致;急切想試試。 |
致知格物 | 致知:獲得知識;格物:推究事理。獲得知識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