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圖刎首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謂貪圖未得的利益而斷送自己的生命。
出處《文子 上義》:“左手據天下之圖而右手刎其喉,雖愚者不為,身貴于天下也。”
例子南朝·陳·徐陵《與楊仆射書》:“且據圖刎首,愚者不為;運斧全身,庸流所鑒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jù tú wěn shǒu
注音ㄐㄨˋ ㄊㄨˊ ㄨㄣˇ ㄕㄡˇ
繁體據圖刎首
感情據圖刎首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震耳欲聾(意思解釋)
- 出師無名(意思解釋)
- 冷若冰霜(意思解釋)
- 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(意思解釋)
- 有膽有識(意思解釋)
- 零光片羽(意思解釋)
- 陌路相逢(意思解釋)
- 長夜之飲(意思解釋)
- 弦外之響(意思解釋)
- 男女授受不親(意思解釋)
- 勞民傷財(意思解釋)
- 白日見鬼(意思解釋)
- 孜孜以求(意思解釋)
- 叫化子(意思解釋)
- 群龍無首(意思解釋)
- 夫唱婦隨(意思解釋)
- 神出鬼入(意思解釋)
- 親上成親(意思解釋)
- 巧上加巧(意思解釋)
- 性急口快(意思解釋)
- 正人君子(意思解釋)
- 妻兒老小(意思解釋)
- 十惡不赦(意思解釋)
- 將伯之呼(意思解釋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釋)
- 理直氣壯(意思解釋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釋)
- 學而優則仕(意思解釋)
※ 據圖刎首的意思解釋、據圖刎首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從俗浮沉 | 順著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。 |
反復無常 | 反復;顛過來倒過去;無常:沒有常態。經常變化沒有穩定的狀態。形容變動不定或狡詐多變。 |
縱橫開合 | 指操縱自如。同“縱橫開闔”。 |
安安靜靜 | 指沒有聲音,沒有吵鬧和喧嘩。 |
流離顛沛 | 由于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。形容生活艱難,四處流浪。 |
毀于一旦 | 一旦:一天。指得來不易的東西;一下子就毀掉了。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或來之不易的東西一下子被毀滅掉。 |
懸崖勒馬 |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。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。勒:收住韁繩。 |
成竹在胸 | 成竹:現成完整的竹子。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。 |
安步當車 | 安:安詳從容;不慌不忙。步:步行;當:代替。不慌不忙地步行;權當是乘車。又借指人能安于貧賤自行其樂。 |
藏形匿影 | 藏、匿:隱藏。隱藏形跡,不露真相。 |
危急關頭 | 不可預見的緊急關頭或困境,要求立即采取行動以避免造成災難。 |
火燭銀花 | 猶火樹銀花。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。 |
鬼鬼祟祟 | 迷信的人指鬼怪;或指鬼怪害人。形容行為偷偷摸摸;不光明正大。 |
罪上加罪 | 指罪惡更為嚴重。 |
迫不得已 | 迫:逼迫;已:停止;結束。逼得毫無辦法;不得不如此。 |
天網恢恢 | 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。 |
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規;引申為尋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談、技藝、事情等離奇;超出尋常。 |
刮目相看 | 去掉舊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
豐功偉績 | 豐:多;偉:大;顯赫。偉大的功勛和成就。 |
黃鐘毀棄 | 毀:毀壞;棄:拋棄;黃鐘:古樂器;音調最為洪亮。黃鐘被毀壞被拋棄。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。 |
慌不擇路 | 勢急心慌,顧不上選擇道路。 |
人盡其才 | 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才能。盡:全部用出。 |
沉魚落雁 | 沉:使下沉;落:使落下。原指女子貌美;使游魚下沉;使飛雁降落;不敢與之比美。后來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。 |
縱橫四海 | 縱橫:奔馳無阻。在天下任意往來,沒有阻擋。比喻無敵于世。 |
群山四應 | 應:應和。四面群山紛紛響應。比喻一聲號召,人們群起響應。 |
材優干濟 | 指才能優異,有干練的辦事能力。 |
甘拜下風 |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。自認不如對方;表示真心佩服。 |
鳳友鸞交 | ①比喻有情男女結成的夫婦。②比喻男女間情投意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