匡謬正俗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糾正錯誤,矯正陋習。
出處唐·顏師古有《匡謬正俗》八卷。田北湖《與某生論韓文書》:“嗟呼!后人之于古人,人譽亦譽,人毀亦毀,因其一節之長,遺其全體之短,習非勝是,好惡不公,有起而匡謬正俗者,輒謂傷忠厚焉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kuāng miù zhèng sú
注音ㄎㄨㄤ ㄇ一ㄡˋ ㄓㄥˋ ㄙㄨˊ
繁體匡謬正俗
感情匡謬正俗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(意思解釋)
- 力所能及(意思解釋)
- 堂堂一表(意思解釋)
- 大包大攬(意思解釋)
- 明爭暗斗(意思解釋)
- 白日見鬼(意思解釋)
- 饑腸轆轆(意思解釋)
- 咄咄逼人(意思解釋)
- 撈一把(意思解釋)
- 驚鴻艷影(意思解釋)
- 敗俗傷風(意思解釋)
- 纏綿悱惻(意思解釋)
- 善游者溺(意思解釋)
- 匡謬正俗(意思解釋)
- 三個臭皮匠,合成一個諸葛亮(意思解釋)
- 平地一聲雷(意思解釋)
- 知往鑒今(意思解釋)
- 超然物外(意思解釋)
- 穩如泰山(意思解釋)
- 散言碎語(意思解釋)
- 足衣足食(意思解釋)
- 金口木舌(意思解釋)
-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(意思解釋)
- 剛愎自用(意思解釋)
- 移日卜夜(意思解釋)
- 撥亂濟危(意思解釋)
- 老牛舐犢(意思解釋)
- 不問青紅皂白(意思解釋)
※ 匡謬正俗的意思解釋、匡謬正俗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使心用腹 | 用心思,使壞心眼。 |
不可勝舉 | 無法一一列舉。形容數量、種類很多。 |
一無所有 | 什么都沒有(一:一概;完全)。 |
見風是雨 | 比喻只看到一點跡象,就輕率地信以為真 |
逆道亂常 | 指違背道德綱常。 |
痛定思痛 | 悲痛的心情平靜下來以后;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;讓人震撼;也讓人警醒。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;含有警醒的意思。痛:悲痛;哀苦;定:平靜。 |
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 | 憂慮在天下人之前,享受在天下人之后。比喻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。 |
順口溜 | 民間的一種句子長短不等口頭韻文。 |
野心勃勃 | 野心:指攫取名利、地位、地盤等的欲望;勃勃:旺盛的樣子。形容野心很大。 |
富貴驕人 | 富:有錢;貴:指有地位。有財有勢,盛氣凌人。 |
鴻鵠將至 | 鴻鵠:天鵝。指學習不專心。現表示將有所得。 |
愛才如渴 | 才:賢才,人才。愛慕賢才,急欲求得,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。 |
躡手躡腳 | 躡:放輕腳步。形容動作很輕;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;或偷偷地跟隨。 |
十全大補 | 藥名。含有十種名貴的滋補藥物。比喻某項方案或方法對事情有巨大補益。 |
知其不可而為之 |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堅決。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。 |
路無拾遺 | 見“路不拾遺”。 |
望而生畏 | 看著就害怕。生畏:害怕。 |
赴湯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湯:開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奮不顧身;不避艱險。 |
惡醉強酒 | 強:硬要。怕醉卻又猛喝酒。比喻明知故犯。 |
將奪固與 | 要想得到,必先給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春去冬來 | 春天過去,冬天到來。形容時光流逝 |
似是而非 | 是:對;正確;非:不對;錯誤。好像是對的;實際上不對。指表面上相似;實際上不一樣。 |
材雄德茂 | 指才德杰出。 |
受益匪淺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處很多。 |
二三其意 |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專一,反復無常。 |
生知安行 |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。 |
密鑼緊鼓 | 鑼聲緊,鼓點密。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。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、聲勢。 |
斷章截句 | 不顧上下文義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彎曲原意。斷、截:割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