厲兵秣馬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磨好兵器,喂好馬。形容準備戰斗。
出處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鄭穆公使視客館,則束載厲兵秣馬矣。”
例子孫權克仗先烈,雄據江東,舉賢任能,厲兵秣馬,以伺中國之變。(宋 陳亮《酌古論 呂蒙》)
基礎信息
拼音lì bīng mò mǎ
注音ㄌ一ˋ ㄅ一ㄥ ㄇㄛˋ ㄇㄚˇ
繁體厲兵秣馬
感情厲兵秣馬是中性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;指準備戰斗。
近義詞嚴陣以待、秣馬厲兵
反義詞高枕無憂
英語get ready for fight
俄語готовиться к бою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從俗浮沉(意思解釋)
- 謳功頌德(意思解釋)
- 易子而教(意思解釋)
- 先聲奪人(意思解釋)
- 自強不息(意思解釋)
- 動蕩不定(意思解釋)
- 明爭暗斗(意思解釋)
- 流離顛沛(意思解釋)
- 半吊子(意思解釋)
- 挖空心思(意思解釋)
- 粗服亂頭(意思解釋)
- 休戚是同(意思解釋)
- 動魄驚心(意思解釋)
- 春光明媚(意思解釋)
- 滿園春色(意思解釋)
- 分工合作(意思解釋)
- 閑情逸致(意思解釋)
- 法不阿貴(意思解釋)
- 男大當婚(意思解釋)
- 人面狗心(意思解釋)
- 綿里藏針(意思解釋)
- 膽大心小(意思解釋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釋)
- 打退堂鼓(意思解釋)
- 淺見薄識(意思解釋)
- 大勢所趨(意思解釋)
- 張徨失措(意思解釋)
- 力屈道窮(意思解釋)
※ 厲兵秣馬的意思解釋、厲兵秣馬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殊途同歸 | 殊:不同的。通過不同的途徑;到達同一個目的地。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。 |
聲東擊西 | 迷惑敵人的一種戰術;虛張聲勢說攻擊東邊;實際進攻西邊。聲:聲張;擊:打擊。 |
陌路相逢 | 與陌生人相遇在一起。 |
形神不全 | 形:形體;神:精神。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。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。 |
白日見鬼 | 大白天見到鬼。原比喻官府里清閑、冷落。現多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。 |
推三阻四 | 找各種借口推托、阻撓。 |
汗牛充棟 | 棟:棟宇;房屋。指藏書太多;運輸時可使牛出汗;存放時可堆至屋頂。形容書籍極多。 |
慷慨悲歌 | 情緒激昂地唱歌,以抒發悲壯的胸懷。 |
女扮男裝 | 女子穿上男裝,打扮成男子的模樣。 |
戰天斗地 | 戰、斗:泛指斗爭。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。 |
珠玉之論 | 形容精辟的言論,卓越的見解。 |
各行各業 |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。 |
摧身碎首 | 即粉身碎骨。 |
心煩意亂 | 心情煩躁;思緒紛亂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。煩:煩躁;意:心緒;心思。 |
斷織勸學 |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,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。后比喻勸勉學習。 |
目無全牛 |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。 |
敗德辱行 | 敗壞道德和操守。 |
麻木不仁 | 不仁:失去感覺能力。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;對刺激沒有感覺。形容思想不敏銳;對事物反應遲鈍;漠不關心。 |
茍合取容 | 茍合:茍且附合;取容:取悅,討好。茍且迎合,取悅于人。 |
舉目無親 | 舉目:抬頭看。抬頭張望;沒有一個親人。形容人生地疏、孤獨無依。 |
走過場 | 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,卻不實干。 |
騰聲飛實 | 傳揚名聲與功業。謂使名實俱得傳揚。 |
轟轟烈烈 | 轟轟:像聲詞;形容巨大聲響;烈烈:火焰盛燃的樣子。形容聲勢浩大;氣勢雄偉。 |
藥石無效 | 藥石:藥和治病的石針。藥和石針都不見效。形容病情嚴重。 |
罵罵咧咧 | 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|
力屈道窮 | 屈:竭,窮盡;道:途徑,辦法;窮:盡。力量辦法都已窮盡。 |
他山之石 | 別的山上的石頭。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、錯誤的外力。 |
倒載干戈 | 倒:把鋒刃向里倒插著;載:陳設,放置;干戈:古代的兩種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著放起來,比喻沒有戰爭,天下太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