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蟠虎踞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象龍盤著,象虎蹲著。形容地勢雄偉險要。特指南京。
出處晉 吳勃《吳錄》:“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,因睹秣陵山阜,嘆曰:'鐘山龍盤,石頭虎踞,此帝王之宅。'”
例子龍蟠虎踞帝王州,帝子金陵訪古丘。(唐 李白《永王東巡歌》)
基礎信息
拼音lóng pán hǔ jù
注音ㄌㄨㄥˊ ㄆㄢˊ ㄏㄨˇ ㄐㄨˋ
繁體龍蟠虎踞
感情龍蟠虎踞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指地勢險要。
近義詞龍盤虎踞
英語like a coiling dragon and crouching tiger
俄語величественный ландшáф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卑諂足恭(意思解釋)
- 遺形藏志(意思解釋)
- 皮開肉綻(意思解釋)
- 官僚主義(意思解釋)
- 惹事生非(意思解釋)
- 詐奸不及(意思解釋)
- 十惡不赦(意思解釋)
- 新官上任三把火(意思解釋)
- 不可磨滅(意思解釋)
- 通今達古(意思解釋)
- 地大物博(意思解釋)
- 各行其是(意思解釋)
- 有求必應(意思解釋)
- 橫七豎八(意思解釋)
- 穩如泰山(意思解釋)
- 短壽促命(意思解釋)
- 卑鄙齷齪(意思解釋)
- 地丑德齊(意思解釋)
- 綠林強盜(意思解釋)
- 苦口婆心(意思解釋)
- 如出一轍(意思解釋)
- 背鄉離井(意思解釋)
- 當頭棒喝(意思解釋)
- 耳聰目明(意思解釋)
- 甘拜下風(意思解釋)
- 欲速則不達(意思解釋)
- 振聾發聵(意思解釋)
- 掛冠歸去(意思解釋)
※ 龍蟠虎踞的意思解釋、龍蟠虎踞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落落大方 | 落落:坦率開朗;舉止瀟灑自然。形容言談舉止自然大方;不拘謹。 |
澆風薄俗 | 指社會風氣輕浮庸俗。 |
鷹擊長空 | 謂雄鷹振翅飛翔于遼闊的天空。亦比喻有雄心壯志的人在廣闊的領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。 |
來去無蹤 | 蹤:腳印。來時去時都看不見蹤影。形容出沒極為迅速或隱秘。 |
嫁狗隨狗 | 比喻女子只能順從丈夫。 |
自己人 | 自己一方的人。指自家人或圈內人。 |
犀牛望月 | 比喻見到的不全面。 |
安安靜靜 | 指沒有聲音,沒有吵鬧和喧嘩。 |
可想而知 | 想:推想。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。 |
藏形匿影 | 藏、匿:隱藏。隱藏形跡,不露真相。 |
一哄而起 | 喧鬧;起哄。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。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。 |
走南闖北 | 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。也泛指闖蕩。 |
十惡不赦 | 十惡: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。指罪惡極大;不可饒恕。 |
風急浪高 | 形容風浪很大。 |
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稱冒險犯法;不顧性命的人。亡:無;命:名;亡命:逃匿則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類人(含貶義)。 |
禮壞樂缺 | 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范;樂:教化的規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有求必應 | 只要有人請求;就一定答應。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;好說話。 |
立竿見影 |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見功效。 |
盡誠竭節 | 誠:忠誠。節:氣節,義節。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。亦作“盡節竭誠”、“盡心竭誠”、“盡忠竭力”、“盡忠竭誠”、“盡忠竭節”、“竭忠盡節”。 |
千家萬戶 | 眾多人家。 |
認賊作父 | 把壞人當作父親;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。 |
狂風暴雨 | 大風大雨。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。 |
麻木不仁 | 不仁:失去感覺能力。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;對刺激沒有感覺。形容思想不敏銳;對事物反應遲鈍;漠不關心。 |
福善禍淫 | 指行善的得福,作惡的受禍。 |
拼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 | 剮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難的事,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。 |
勢在必行 | 行:做。從事情發展的趨勢看,必須采取行動。 |
妖魔鬼怪 | 迷信的傳說中危害人類的妖精和魔鬼。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東西或人。 |
發人深思 | 深:無限,沒有窮盡。啟發人深入地思考。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,耐人尋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