魄散魂飄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形容人臨死時神志昏迷、人事不省。
出處《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》第七回:“雙手攥定了這根九環錫杖,謹照著他的腰眼骨兒,著實斷送他一下,把個孽畜打得一個星飛繚亂,魄散魂飄。”
例子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38卷:“看的人驚得四分五落,魄散魂飄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pò sàn hún piāo
注音ㄆㄛˋ ㄙㄢˋ ㄏㄨㄣˊ ㄆ一ㄠ
繁體魄散魂飄
感情魄散魂飄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指害怕。
近義詞魂飛魄散、魄蕩魂搖、魄消魂散
反義詞鎮定自若
英語out of one's wit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迷而不反(意思解釋)
- 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(意思解釋)
- 不辱使命(意思解釋)
- 曉以大義(意思解釋)
- 二八佳人(意思解釋)
- 膽寒發豎(意思解釋)
- 到此為止(意思解釋)
- 古色古香(意思解釋)
- 有權有勢(意思解釋)
- 供不應求(意思解釋)
- 昂藏七尺(意思解釋)
- 目不斜視(意思解釋)
- 鴻儒碩學(意思解釋)
- 繪聲繪影(意思解釋)
- 女扮男裝(意思解釋)
- 共為唇齒(意思解釋)
- 依樣畫葫蘆(意思解釋)
- 綠林強盜(意思解釋)
- 北斗之尊(意思解釋)
- 諸如此類(意思解釋)
- 困獸猶斗(意思解釋)
- 為虎作倀(意思解釋)
- 群山四應(意思解釋)
- 比翼鳥(意思解釋)
- 背義忘恩(意思解釋)
- 解甲歸田(意思解釋)
- 云游天下(意思解釋)
- 一如既往(意思解釋)
※ 魄散魂飄的意思解釋、魄散魂飄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行百里者半九十 | 走一百里路,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。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認真對待。 |
聾者之歌 | 聾者學人唱歌,卻聽不到歌聲,無以自樂。形容模仿別人的行為,實際上并不了解其中真義。 |
出師無名 | 謂沒有正當理由而出兵征伐。 |
篤近舉遠 | 篤:忠實,厚道;舉:舉薦,選拔。對關系近的厚道,對關系遠的舉薦,指同等待人。 |
疙里疙瘩 | 文字不通暢,物體不平滑很粗糙。 |
頭面人物 |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(多含貶義)。 |
鐵面無私 | 形容公正嚴明;不講情面。鐵面:比喻剛直無私。 |
苦口之藥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。比喻尖銳的批評,聽起來覺得不舒服,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。 |
化鴟為鳳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之死靡二 | 同“之死靡它”。 |
進道若退 |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。 |
火燭銀花 | 猶火樹銀花。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。 |
白發蒼蒼 | 蒼蒼:灰白色。形容年邁而頭發花白。 |
鬼鬼祟祟 | 迷信的人指鬼怪;或指鬼怪害人。形容行為偷偷摸摸;不光明正大。 |
鬼頭鬼腦 | 形容舉止詭秘;行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。 |
祖傳秘方 | 指祖先遺傳下來的秘密配方。 |
分門別類 | 門:類;別:區別。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。 |
讀書種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
目無全牛 |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。 |
鮮血淋漓 | 淋漓:不停往下滴落的樣子。形容鮮血流淌不止。 |
超然絕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謂遠過于尋常之輩。漢·班固《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賢,實有倫序,采之于今,超然絕俗,誠社稷之蓍龜,大漢之棟甍。”宋·陸游《與姜特立書》:“《繭庵記》及《初營》、《落成》二詩,大老手筆,超然絕俗。” |
坐懷不亂 |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,沒有發生非禮行為。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。 |
轟轟烈烈 | 轟轟:像聲詞;形容巨大聲響;烈烈:火焰盛燃的樣子。形容聲勢浩大;氣勢雄偉。 |
豁然開朗 | 豁然:開闊敞亮的樣子;開朗:地方開闊;光線充足、明亮。指一下子出現了開闊明亮的境界。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種道理;心情十分舒暢。 |
揮戈反日 | 揮舞兵器,趕回太陽。比喻排除困難,扭轉危局。 |
慢條斯理 | 形容說話做事動作緩慢;不慌不忙。 |
聲馳千里 | 馳:傳揚。名聲遠播。形容聲望很高。 |
強顏歡笑 | 心里不暢快,但臉上勉強裝出喜笑的樣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