耆儒碩望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耆:老;碩:大。盛德高年的儒者。
出處《元史·崔彧傳》:“宜博訪南北耆儒碩望,以重此選。”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qí rú shuò wàng
注音ㄑ一ˊ ㄖㄨˊ ㄕㄨㄛˋ ㄨㄤˋ
繁體耆儒碩朢
感情耆儒碩望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主語、賓語;指德高的老年人。
近義詞耆儒碩老、耆儒碩德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繪影繪聲(意思解釋)
- 進本退末(意思解釋)
- 高步闊視(意思解釋)
- 同室操戈(意思解釋)
- 知其不可而為之(意思解釋)
- 安步當(dāng)車(意思解釋)
- 節(jié)哀順變(意思解釋)
- 魚死網(wǎng)破(意思解釋)
- 以毒攻毒(意思解釋)
- 文治武功(意思解釋)
- 家無儋石(意思解釋)
- 風(fēng)虎云龍(意思解釋)
- 目無全牛(意思解釋)
- 祝哽祝噎(意思解釋)
- 麻木不仁(意思解釋)
- 昏聵無能(意思解釋)
- 藥石無效(意思解釋)
- 廣開言路(意思解釋)
- 將錯就錯(意思解釋)
- 口是心非(意思解釋)
- 遠近馳名(意思解釋)
- 爾虞我詐(意思解釋)
- 黃卷幼婦(意思解釋)
- 惡作劇(意思解釋)
- 舉一廢百(意思解釋)
- 咬牙切齒(意思解釋)
- 夏雨雨人(意思解釋)
- 親上加親(意思解釋)
※ 耆儒碩望的意思解釋、耆儒碩望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(yè)的漢語詞典與文學(xué)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默默無聞 | 默默:沒有聲息;聞:出名。無聲無息;不為人知。 |
低聲下氣 | 形容說話時恭順卑微的樣子。 |
長噓短氣 | 長聲、短聲不住地嘆息不止。 |
進種善群 | 謂提高民族素質(zhì)。 |
卑諂足恭 | 卑:低下;諂:巴結(jié)奉承;足:音“巨”,過分;恭:恭順。低聲下氣,阿諛逢迎,過分恭順,取媚于人。 |
犬馬戀主 | 喻臣下眷懷君上。 |
光前耀后 | 光前:光興前業(yè)。光耀祖先,造福后代。 |
靡所底止 | 謂沒有止境。 |
陌路相逢 | 與陌生人相遇在一起。 |
柳暗花明又一村 |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,后借喻突然出現(xiàn)新的好形勢。 |
舊地重游 | 重新來到曾經(jīng)居住或游覽過的地方。 |
正身明法 | 端正自身,嚴明法紀。 |
杜絕言路 | 杜絕:斷絕,阻塞;言路:進言之路。堵塞和斷絕一切進言之路,指不納諫言。 |
促膝談心 | 促:挨近;促膝:膝蓋挨近膝蓋。形容面對面靠近坐著;親密地交談心里話。 |
唯物主義 | 認為世界就其本質(zhì)來說是物質(zhì)的,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,意識是物質(zhì)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的哲學(xué)觀點。 |
刀光劍影 | 刀的閃光;劍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;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。現(xiàn)用于壞人就要行兇;干壞事。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。 |
安眉帶眼 | 長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。 |
凹凸不平 |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。 |
扭直作曲 | 比喻是非顛倒。 |
意興索然 | 索然:全無,空盡。興致全無。形容一點興致也沒有。亦作“興致索然”。 |
如癡如醉 | 形容神態(tài)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饑不擇食 |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。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。 |
切樹倒根 | 比喻徹底。 |
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。 |
奮起直追 | 奮:鳥類展翅起飛。形容在已經(jīng)落后的情況下;振作起來;一股勁地趕上去。 |
移日卜夜 | 指晝夜相繼。 |
止戈興仁 | 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戰(zhàn)爭,施行仁政。 |
東道主 |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