塞耳偷鈴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比喻自己欺騙自己的愚蠢行為。
出處《五燈會元 雪峰存禪師法嗣》:“如此見解,即是落空亡底外道,鬼不散底死人,冥冥漠漠,無覺無知,塞耳偷鈴,徒自欺誑?!?/p>
例子這是塞耳偷鈴的做法
基礎信息
拼音sāi ěr tōu líng
注音ㄙㄞ ㄦˇ ㄊㄡ ㄌ一ㄥˊ
繁體僿耳婾鈴
感情塞耳偷鈴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指自欺欺人。
近義詞掩耳盜鈴、塞耳盜鐘
英語plug one's ears while stealing a bell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裾馬襟牛(意思解釋)
- 將功補過(意思解釋)
- 春風風人(意思解釋)
- 辭簡意足(意思解釋)
- 群龍無首(意思解釋)
- 朝令夕改(意思解釋)
- 溢于言表(意思解釋)
- 路無拾遺(意思解釋)
- 分路揚鑣(意思解釋)
- 互通有無(意思解釋)
- 陽春白雪(意思解釋)
-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(意思解釋)
- 摧身碎首(意思解釋)
- 縱橫天下(意思解釋)
- 古往今來(意思解釋)
- 散帶衡門(意思解釋)
- 平地一聲雷(意思解釋)
- 盡誠竭節(意思解釋)
- 足衣足食(意思解釋)
- 離本趣末(意思解釋)
- 困獸猶斗(意思解釋)
- 忘乎所以(意思解釋)
- 閉門讀書(意思解釋)
- 他山之石(意思解釋)
- 意惹情牽(意思解釋)
- 踵趾相接(意思解釋)
- 忠果正直(意思解釋)
- 牛衣對泣(意思解釋)
※ 塞耳偷鈴的意思解釋、塞耳偷鈴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將在軍,君命有所不受 | 將:將領;受:接受。將領遠征在外可以相機作戰,不必事先請戰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。 |
力小任重 | 能力小,負擔重。猶言力不勝任。 |
四書五經 | 四書:亦稱四子書,即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;五經: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經典。 |
名重一時 |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,受到廣泛重視。亦作“名震一時”、“名得當時”、“名噪一時”、“名傾一時”。 |
躡手躡腳 | 躡:放輕腳步。形容動作很輕;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;或偷偷地跟隨。 |
官僚主義 | 指只發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,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。 |
大失所望 | 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。形容非常失望。 |
慷慨悲歌 | 情緒激昂地唱歌,以抒發悲壯的胸懷。 |
反面無情 | 翻臉不講情面。形容對人的態度突然變壞;不留情面。 |
詐奸不及 | 猶言十分奸詐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軍;不暴露目標。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。 |
倦鳥知還 |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。 |
儉以養德 | 節儉有助于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。 |
融會貫通 | 融會:融合領會;貫通:透徹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;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。也作“不加可否?!?/td> |
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 | |
龍爭虎斗 |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。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。 |
一鼓作氣 | 一鼓:第一次擊鼓;作:振作;氣:士氣。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。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春去冬來 | 春天過去,冬天到來。形容時光流逝 |
地大物博 | 地域遼闊;物產豐富。 |
捫心自問 | 捫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著胸口;自己問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禮壞樂缺 | 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范;樂:教化的規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運籌帷幄 | 運籌:籌劃;策劃。帷幄:軍中營帳。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的方法策略。 |
輕重緩急 | 緩:慢;不急。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。 |
氣味相投 | 氣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來。指人思想作風相同;彼此很合得來。 |
黃鐘毀棄 | 毀:毀壞;棄:拋棄;黃鐘:古樂器;音調最為洪亮。黃鐘被毀壞被拋棄。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。 |
字斟句酌 | 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說話、作文章嚴謹慎重。斟酌:考慮;推敲。 |
鞭辟入里 | 鞭辟:鞭策,激勵;里:最里層。形容作學問切實。也形容分析透徹,切中要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