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正不撓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形容為人、做事堅守正道而不屈從。
出處東漢 班固《漢書 劉向傳》:“君子獨處守正,不橈眾枉。”
例子清 趙翼《廿二史札記》第26卷:“不以門閥自高,益能守正不撓,為時名相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shǒu zhèng bù náo
注音ㄕㄡˇ ㄓㄥˋ ㄅㄨˋ ㄋㄠˊ
繁體守正不撓
感情守正不撓是褒義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褒義。
近義詞守正不阿、守正不回
英語uphold fairness without favouring anyone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從俗浮沉(意思解釋)
- 笑罵由他笑罵,好官我自為之(意思解釋)
- 顛沛流離(意思解釋)
- 順口溜(意思解釋)
- 秋水伊人(意思解釋)
- 盲人說象(意思解釋)
- 自強不息(意思解釋)
- 壞法亂紀(意思解釋)
- 民不畏死(意思解釋)
- 光前裕后(意思解釋)
- 塵外孤標(意思解釋)
- 不能自拔(意思解釋)
- 不置可否(意思解釋)
- 鈿合金釵(意思解釋)
-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(意思解釋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釋)
- 龍馭上賓(意思解釋)
- 捫心自問(意思解釋)
- 無稽之談(意思解釋)
- 知往鑒今(意思解釋)
- 信口開河(意思解釋)
- 斗南一人(意思解釋)
- 快人快語(意思解釋)
- 通時合變(意思解釋)
- 不合時宜(意思解釋)
- 了如指掌(意思解釋)
- 千真萬確(意思解釋)
- 黃鐘毀棄(意思解釋)
※ 守正不撓的意思解釋、守正不撓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離心離德 | 心:思想;德:信念。思想不統一;信念不一致。形容人心各異;各行其是。 |
縫衣淺帶 | 寬袖大帶是古代儒者的服飾,借指儒者。 |
疚心疾首 | 疚:久病,憂慮。因歉疚而內心不安。心中不安,頭痛腦脹。形容十分悲痛憂愁或不安。 |
物阜民安 | 阜:豐富。物產豐富,人民安樂。 |
滿滿當當 | 形容很滿的樣子。 |
甕中之鱉 |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;逃跑不了的東西。甕:大壇子;鱉:甲魚。 |
謳功頌德 | 謳:歌頌,贊美。指贊美功績,歌頌恩德。 |
囊螢映雪 | 原是車胤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書本,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奮苦學的故事。后形容刻苦攻讀。 |
故家喬木 | ①謂世家的人才、器物必定出眾。②喻指鄉賢。 |
刻骨銘心 | 刻:刻劃;銘:在金屬上刻寫。刻在骨頭上;銘刻在心靈中。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。 |
喟然長嘆 | 喟然:嘆氣的樣子。因感慨而深深地嘆氣。 |
殺雞取卵 | 殺了雞取出雞蛋。比喻貪圖眼前的一點好處;而損害長遠的利益。 |
懸崖勒馬 |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。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。勒:收住韁繩。 |
因噎廢食 | 噎:食物堵塞在咽喉;廢:停止;食:吃。因吃東西卡過喉嚨;從此就停止吃東西。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;就停止不干。 |
角巾素服 | |
有血有肉 | 有生命;有活力;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;內容充實。 |
令人滿意 | 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。 |
死對頭 |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。 |
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 | 諺語。比喻只要有決心,肯下功夫,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
比眾不同 | 與大家相比,大不一樣。 |
大腹便便 | 便便:肥胖的樣子。肚子又大又肥。形容人長得非常肥胖。多指腹內空虛而言。現也多用形容不勞而獲的人。 |
著手成春 | 著手:動手接觸。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。后比喻醫術高明。 |
皮笑肉不笑 |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。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。 |
斷織勸學 |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,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。后比喻勸勉學習。 |
各行其是 | 行:做;是:對的;其是:他自己認為是對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動不一致。 |
閑情逸致 | 逸:安閑;致:興致。指毫無事物所累;輕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。 |
牛驥同槽 | 見“牛驥同皁”。 |
不在話下 |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;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;轉入別的情節。現多指事物輕微;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;用不著說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