鐵案如山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指罪證確鑿;定的案像山那樣不能推翻。案:犯罪的紀錄或結論。
出處明 孟稱舜《鄭節度殘唐再創》第一折:“轆轆的似風車樣轉,道不的鐵案如山。”
例子這個壞分子,罪行累累,鐵案如山,不容抵賴。
基礎信息
拼音tiě àn rú shān
注音ㄊ一ㄝˇ ㄢˋ ㄖㄨˊ ㄕㄢ
繁體鐵案如山
正音“山”,不能讀作“sān”。
感情鐵案如山是褒義詞。
用法主謂式;作謂語、賓語;含褒義。
辨析鐵案如山與“鐵證如山”區別在于:鐵案如山偏重于“案”;案子證據確鑿;“鐵證如山”偏重于“證”;只注重證據確鑿不移。
近義詞確鑿不移、鐵證如山
反義詞屈打成招、不實之詞
英語ironclad evidence
俄語неопровержимый приговор
日語動(うご)かぬ証拠(しょうこ)がある,罪狀(ざいじょう)は覆(くつがえ)せない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(意思解釋)
- 孤身只影(意思解釋)
- 縱橫開合(意思解釋)
- 敏而好學(意思解釋)
- 目不忍見(意思解釋)
- 過而能改(意思解釋)
- 常年累月(意思解釋)
- 令人滿意(意思解釋)
- 討價還價(意思解釋)
- 畫地為牢,議不入(意思解釋)
- 縱橫天下(意思解釋)
- 賢母良妻(意思解釋)
- 風聲鶴唳(意思解釋)
- 無稽之談(意思解釋)
- 超然物外(意思解釋)
- 孜孜不倦(意思解釋)
- 扣人心弦(意思解釋)
- 鞭辟入里(意思解釋)
- 赤膽忠心(意思解釋)
- 淺見薄識(意思解釋)
- 面授機宜(意思解釋)
- 是非曲直(意思解釋)
- 流風馀俗(意思解釋)
- 慢條斯理(意思解釋)
- 拆東墻補西墻(意思解釋)
- 無惡不作(意思解釋)
- 對牛彈琴(意思解釋)
- 記憶猶新(意思解釋)
※ 鐵案如山的意思解釋、鐵案如山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奔走相告 | 奔;走:跑。奔跑著互相轉告。形容人遇到重大的或非常的事件時;急迫地互相轉告有關的人。 |
難言之隱 | 言:說;隱:隱衷;隱情;藏在內心深處的事。難以說出口的隱衷。 |
笑罵由他笑罵,好官我自為之 | 指為官聲名很壞,任憑人們笑罵,還是泰然自若當自己的官。 |
上下其手 | 比喻暗中勾結;隨意玩弄手法;串通作弊。 |
如履薄冰 | 好像踩著薄薄的冰。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。 |
清清楚楚 | 清晰明白有條理。 |
著手回春 | 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。也比喻醫術高明。 |
溝滿壕平 | 形容飽滿。 |
前瞻后顧 | 同“瞻前顧后”。看看前再看看后。有時形容顧慮過多,猶豫不決。 |
年少無知 | 年紀小,不懂事。 |
促膝談心 | 促:挨近;促膝:膝蓋挨近膝蓋。形容面對面靠近坐著;親密地交談心里話。 |
歸馬放牛 |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。比喻戰爭結束,不再用兵。 |
作賊心虛 | 虛:怕。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
光前啟后 | 猶“光前裕后”。 |
進讒害賢 | 讒:讒言,說他人的壞話;賢:賢良,指好人。說壞話,陷害好人。 |
匡謬正俗 | 糾正錯誤,矯正陋習。 |
心煩意亂 | 心情煩躁;思緒紛亂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。煩:煩躁;意:心緒;心思。 |
白首之心 | 老年時的壯志。 |
卑鄙齷齪 | 齷齪:骯臟。品行惡劣下流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;婆心:老婆婆的心腸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。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。 |
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 | 鑠金:熔化金屬;積毀:積累的毀謗;銷骨:熔化骨頭。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,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。 |
意料之外 | 沒有想到的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。也作“動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。 |
鞭辟入里 | 鞭辟:鞭策,激勵;里:最里層。形容作學問切實。也形容分析透徹,切中要害。 |
困獸猶斗 | 困獸:被圍困的野獸;猶:還、仍;斗:搏斗。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斗。比喻陷于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。 |
逢人說項 |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|
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 |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;最好是避開。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;沒有別的好辦法;只能出走。 |
反戈一擊 | 反:反轉;調轉;戈:古代的一種兵器;尖頭橫刃;長柄;像矛。調轉矛頭;向自己原來的營壘進攻。比喻掉轉方向;對自己陣營的壞人壞事進行斗爭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