蚊虻負山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蚊虻:吸血的昆蟲。以蚊蟲的力量能背山。比喻力弱者擔重任,難以信任。
出處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應帝王》:“其與治天下也,猶涉海鑿河,而使蚊負山也。”
例子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論仙》:“望使必信,是令蚊虻負山,是井蟆論海也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wén méng fù shān
注音ㄨㄣˊ ㄇㄥˊ ㄈㄨˋ ㄕㄢ
繁體蚊蝱負山
感情蚊虻負山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指力小負重。
近義詞蚊力負山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各人自掃門前雪,休管他人瓦上霜(意思解釋)
- 幫倒忙(意思解釋)
- 夢幻泡影(意思解釋)
- 筋疲力竭(意思解釋)
- 見多識廣(意思解釋)
- 患難與共(意思解釋)
- 杜絕言路(意思解釋)
- 無時無刻(意思解釋)
- 人心歸向(意思解釋)
- 簡明扼要(意思解釋)
- 安于現狀(意思解釋)
- 謙受益,滿招損(意思解釋)
- 目不轉睛(意思解釋)
- 東扶西倒(意思解釋)
- 供不應求(意思解釋)
- 飽食暖衣(意思解釋)
- 生拉硬扯(意思解釋)
- 結纓伏劍(意思解釋)
- 心煩意亂(意思解釋)
- 牛郎織女(意思解釋)
- 唇槍舌劍(意思解釋)
- 離奇古怪(意思解釋)
- 地丑德齊(意思解釋)
- 踵武前賢(意思解釋)
- 引領翹首(意思解釋)
- 敗德辱行(意思解釋)
- 叫苦不迭(意思解釋)
- 圓鑿方枘(意思解釋)
※ 蚊虻負山的意思解釋、蚊虻負山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目光短淺 | 缺乏遠見卓識的、只顧眼前利益的性質或狀態 |
形神不全 | 形:形體;神:精神。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。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。 |
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 | 焉:哪兒;附:依附。皮都沒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,就不能存在。 |
鬼爛神焦 | 形容火災慘烈,眾多的人被燒死。 |
名重一時 |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,受到廣泛重視。亦作“名震一時”、“名得當時”、“名噪一時”、“名傾一時”。 |
春山如笑 |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。 |
倦鳥知還 |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。 |
鴻儒碩學 | 鴻儒:大儒;碩學:有很多學問的人。泛指學識淵博、造詣很深的學者。 |
弟子孩兒 | 弟子:歌妓,妓女。婊子養的。 |
骨肉之親 | 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親;親:親愛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。 |
國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國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令人作嘔 | 嘔:想吐;惡心。形容使人厭惡。 |
黑天半夜 | 指深更半夜。 |
讀書種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
斷織勸學 |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,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。后比喻勸勉學習。 |
禮壞樂缺 | 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范;樂:教化的規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平地一聲雷 |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。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
饑不擇食 |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。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。 |
快人快語 | 快:爽利;直爽。爽快人說爽快話。 |
臭名昭著 | 名:名聲;昭著:顯著;明顯。壞名聲誰都知道。 |
心小志大 | 辦事小心,抱負遠大。 |
千真萬確 | 真:真實;確:確實。形容情況非常確實。 |
雞口牛后 |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 |
鷸蚌相爭 | “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”的省語。比喻雙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。 |
出師不利 | 師:軍隊。利:順利。出戰不順利。形容事情剛開始,就遭受敗績。 |
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 | 山陰道:在會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風景優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勝看。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,應接不過來。 |
如火如荼 | 荼:音圖。像火一樣紅;像茅草花一樣白。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。 |
福善禍淫 | 指行善的得福,作惡的受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