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而有征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確實可信而且有證據。
出處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八年》:“君子之言,信而有征,故怨遠于其身。”
例子稱多則吾豈敢,言拙信而有征。(晉 潘岳《閑居賦》)
基礎信息
拼音xìn ér yǒu zhēng
注音ㄒ一ㄣˋ ㄦˊ 一ㄡˇ ㄓㄥ
繁體信而有徵
正音“而”,不能讀作“ěr”。
感情信而有征是褒義詞。
用法緊縮式;作謂語、賓語;含褒義。
辨形“征”,不能寫作“爭”。
近義詞千真萬確、有憑有據
反義詞捕風捉影、無憑無據
英語borne out by evidence(be reliable and borne out by evidence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芒刺在背(意思解釋)
- 離世遁上(意思解釋)
- 一朝權在手,便把令來行(意思解釋)
- 殘花敗柳(意思解釋)
- 裾馬襟牛(意思解釋)
- 自己人(意思解釋)
- 河魚腹疾(意思解釋)
- 正身明法(意思解釋)
- 曉以大義(意思解釋)
- 八荒之外(意思解釋)
- 視微知著(意思解釋)
- 喜新厭舊(意思解釋)
- 不攻自破(意思解釋)
- 營私舞弊(意思解釋)
- 一哄而起(意思解釋)
- 永垂不朽(意思解釋)
- 難上加難(意思解釋)
- 戶告人曉(意思解釋)
- 興高采烈(意思解釋)
- 嘰嘰喳喳(意思解釋)
- 春光明媚(意思解釋)
- 將功折罪(意思解釋)
- 捫心自問(意思解釋)
- 材雄德茂(意思解釋)
- 勤學苦練(意思解釋)
- 愛毛反裘(意思解釋)
- 妙語連珠(意思解釋)
- 背鄉離井(意思解釋)
※ 信而有征的意思解釋、信而有征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絕長續短 | 絕:截斷。截取長的,補充短的。比喻用長處補短處。 |
奔走相告 | 奔;走:跑。奔跑著互相轉告。形容人遇到重大的或非常的事件時;急迫地互相轉告有關的人。 |
空穴來風 | 穴:洞、孔;來:招致。有了空隙就會招致風吹來。比喻流言乘機傳開來;或比喻消息或傳說不是完全沒有來由。 |
丑聲遠播 | 壞名聲傳播得很遠。 |
窮家富路 | 指居家應節儉,出門則要多帶盤纏,免遭困窘。 |
趕盡殺絕 | 驅除干凈;徹底消滅。比喻殘忍狠毒;不留余地。 |
大樹將軍 | 原指東漢馮異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。 |
唯物主義 | 認為世界就其本質來說是物質的,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,意識是物質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的哲學觀點。 |
慷慨悲歌 | 情緒激昂地唱歌,以抒發悲壯的胸懷。 |
語短情長 | 語言簡短,情意深長。 |
生死有命 | 生死;生存和死亡。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的。指事勢所至、人力不可挽回。 |
正人君子 | 舊時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。 |
敢不承命 | 敢:反語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? |
平心而論 | 論:說。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論;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。 |
經史百子 | 經:經學,經書,儒家經典著作。史:史學,史書。百子:諸子百家之學。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。 |
心煩意亂 | 心情煩躁;思緒紛亂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。煩:煩躁;意:心緒;心思。 |
扭直作曲 | 比喻是非顛倒。 |
龍馭上賓 | 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時不我待 |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。指要抓緊時間。 |
起死回生 |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。形容醫術高明。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。 |
才高七步 | 形容才思敏捷。 |
不合時宜 | 時宜:當時的需要或時尚。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。 |
斷章截句 | 不顧上下文義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彎曲原意。斷、截:割裂。 |
進進出出 | 走進走出,穿進穿出。 |
主人翁 | 當家作主的人。 |
騰聲飛實 | 傳揚名聲與功業。謂使名實俱得傳揚。 |
始終一貫 | 自始至終都一樣。 |
恩重如山 | 恩情像高山一樣厚重;形容恩義極為深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