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軍動眾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眾:大隊人馬。舊指大規模出兵。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。
出處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魏志·王朗傳》:“且雨水方盛,非行軍動眾之時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xíng jūn dòng zhòng
注音ㄒ一ㄥˊ ㄐㄨㄣ ㄉㄨㄥˋ ㄓㄨㄥˋ
感情行軍動眾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大規模行動。
近義詞興師動眾、行師動眾、起兵動眾
反義詞單槍匹馬、小打小鬧
英語muster large force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不驕不躁(意思解釋)
- 色飛眉舞(意思解釋)
- 富貴不淫,威武不屈(意思解釋)
- 舉世混濁(意思解釋)
- 前瞻后顧(意思解釋)
- 一塌糊涂(意思解釋)
- 漏洞百出(意思解釋)
- 出頭露面(意思解釋)
- 玉卮無當(意思解釋)
- 云天霧地(意思解釋)
- 苦口之藥(意思解釋)
- 懸崖勒馬(意思解釋)
- 反老還童(意思解釋)
- 冠絕一時(意思解釋)
- 語短情長(意思解釋)
- 鬼頭鬼腦(意思解釋)
- 罄竹難書(意思解釋)
- 漫不經心(意思解釋)
- 令人滿意(意思解釋)
- 心曠神怡(意思解釋)
- 流里流氣(意思解釋)
- 手不釋書(意思解釋)
- 忙不擇價(意思解釋)
- 綿里藏針(意思解釋)
- 快人快語(意思解釋)
- 運籌帷幄(意思解釋)
- 打退堂鼓(意思解釋)
- 苦口婆心(意思解釋)
※ 行軍動眾的意思解釋、行軍動眾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冠履倒置 |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,尊卑不分。 |
奉命惟謹 | 形容嚴格遵照命令行事,不敢稍有違背。 |
強取豪奪 | 憑強力或權勢奪取。 |
盲人說象 | 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。 |
名重一時 |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,受到廣泛重視。亦作“名震一時”、“名得當時”、“名噪一時”、“名傾一時”。 |
年少無知 | 年紀小,不懂事。 |
高步闊視 | 同“高視闊步”。 |
肝膽欲碎 | 欲:將要。肝和膽將要破碎了。形容極度悲痛或非常生氣。 |
平淡無奇 | 奇:特殊。平平淡淡;沒有什么顯著的、出色的地方。 |
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 | 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,禍事卻會接踵而至。 |
肝膽過人 | 膽量超過一般人。比喻有勇氣,有血性。 |
愛才如渴 | 才:賢才,人才。愛慕賢才,急欲求得,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。 |
語重心長 | 重:鄭重。懇切話說得誠懇;有分量;心意深長。 |
燕雀安知鴻鵠志 | 鴻鵠:天鵝。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。 |
雞胸龜背 | 凸胸駝背。 |
發號施令 | 發、施:發布;下達;號:號令、命令。發布命令;下達指示;進行指揮。 |
度己失期 | 估計己經誤了期限。 |
難上加難 | 難:不容易。形容極端的難度。 |
道山學海 | 道、學:學問。學識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學識淵博。 |
賢母良妻 | 見“賢妻良母”。 |
香火姻緣 |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共為唇齒 | 比喻互相輔助。 |
戰戰業業 | 戒慎畏懼貌。 |
湖光山色 | 湖水風光;山巒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胡支扯葉 | 見“胡枝扯葉”。 |
綿里藏針 | 綿絮里邊藏著針。比喻外表溫柔;內心尖刻厲害;也比喻柔中有剛。 |
才高七步 | 形容才思敏捷。 |
迫不得已 | 迫:逼迫;已:停止;結束。逼得毫無辦法;不得不如此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