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夔一契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夔契都是舜時賢臣,后因以“一夔一契”喻良輔。
出處宋·石介《慶歷圣德頌》詩:“惟仲淹弼,一夔一契,天實賚予,予其敢忽。”宋·方岳《竹下》詩:“一夔一契付公等,某水某丘如我何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yī kuí yī qì
注音一 ㄎㄨㄟˊ 一 ㄑ一ˋ
感情一夔一契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;用于書面語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上氣不接下氣(意思解釋)
- 輪扁斫輪(意思解釋)
- 亭亭玉立(意思解釋)
- 放牛歸馬(意思解釋)
- 痛定思痛(意思解釋)
- 章甫薦履(意思解釋)
- 論黃數白(意思解釋)
- 杜絕言路(意思解釋)
- 臨危受命(意思解釋)
- 舉賢任能(意思解釋)
- 空口無憑(意思解釋)
- 取而代之(意思解釋)
- 因噎廢食(意思解釋)
- 萬里長城(意思解釋)
- 親上成親(意思解釋)
-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(意思解釋)
- 巧上加巧(意思解釋)
- 節哀順變(意思解釋)
- 驚鴻艷影(意思解釋)
- 詐奸不及(意思解釋)
- 安眉帶眼(意思解釋)
- 生死有命(意思解釋)
- 將寡兵微(意思解釋)
- 懸石程書(意思解釋)
- 道山學海(意思解釋)
- 峨峨洋洋(意思解釋)
- 惡醉強酒(意思解釋)
- 勝友如云(意思解釋)
※ 一夔一契的意思解釋、一夔一契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令人神往 | 令:使得;神往:心里向往憧憬。某種景象使人很向往、羨慕。 |
弦外之響 | 比喻言外之意。 |
活蹦亂跳 | 歡蹦亂跳。 |
離弦走板 |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。 |
常年累月 | 長年累月,形容經過的時間很長。 |
作壁上觀 | 壁:壁壘;營寨周圍的高墻。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。比喻從旁觀望;置身事外。 |
畫地為牢,議不入 | 議:議論。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,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。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。 |
風虎云龍 | 虎嘯生風,龍起生云。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。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,賢臣遇明君。 |
叫苦連天 |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。 |
鳳協鸞和 | 形容夫妻和睦,感情融洽。 |
安身立命 | 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著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 |
牛驥同槽 | 見“牛驥同皁”。 |
頭上末下 | 第一次,初次。 |
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| 比喻本來想損害別人,結果卻害了自己。 |
廣開言路 | 盡量創造使人們能充分發表意見的條件。 |
風卷殘云 | 大風把殘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。比喻把殘存的東西掃蕩干凈;也用來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。 |
對牛彈琴 | ①比喻對蠢人談論高深的道理;白費口舌(主要譏笑聽話的人聽不出所以)。②比喻說話時不看對象(主要譏諷說話的人);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;對外行人說內行話。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對方愚蠢之意。 |
懲惡勸善 | 懲:責罰;勸:勉勵。懲罰壞人,獎勵好人。 |
按捺不住 | 按捺:抑制;克制。指激動、憤怒等感情無法抑制。 |
望子成龍 |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學業和事業上有成就。 |
坐耗山空 | 指只消費不生產,堆積如山的財富也要耗盡。 |
恣情縱欲 | 謂無所顧忌地放縱情欲。 |
開柙出虎 | 柙:關猛獸的木籠。原指負責看管的人未盡責任。后多比喻放縱壞人。 |
前所未聞 | 從來沒有聽說過。 |
化外之民 | 化:開化;民:民眾。文明地區以外的民眾,即沒有開化的民眾。舊時統治階級的偏見,指中國教化達不到、法律管不著的少數民族。 |
罪有攸歸 | 攸:所。罪責有所歸屬。指罪犯必受懲治。 |
成人不自在,自在不成人 | 人要有成就,必須刻苦努力,不可安逸自在。 |
八九不離十 | 指與實際情況很接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