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心同歸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齊心趨向同一目的。
出處《淮南子 泰族訓》:“上唱而民和,上動而下隨,四海之內,一心同歸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yī xīn tóng guī
注音一 ㄒ一ㄣ ㄊㄨㄥˊ ㄍㄨㄟ
繁體一心同歸
感情一心同歸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一心同功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大名鼎鼎(意思解釋)
- 節用裕民(意思解釋)
- 太歲頭上動土(意思解釋)
- 風馳電掣(意思解釋)
- 走馬觀花(意思解釋)
- 草菅人命(意思解釋)
- 揚幡擂鼓(意思解釋)
- 取而代之(意思解釋)
- 挖空心思(意思解釋)
- 禍國誤民(意思解釋)
- 戰天斗地(意思解釋)
- 斗水活鱗(意思解釋)
- 兵微將寡(意思解釋)
- 口墜天花(意思解釋)
- 叫苦連天(意思解釋)
- 橫七豎八(意思解釋)
- 快人快語(意思解釋)
- 從天而降(意思解釋)
- 不合時宜(意思解釋)
- 呼風喚雨(意思解釋)
- 似曾相識(意思解釋)
- 赤膽忠心(意思解釋)
- 河山之德(意思解釋)
- 光怪陸離(意思解釋)
- 張徨失措(意思解釋)
- 餓殍滿道(意思解釋)
- 神經過敏(意思解釋)
- 破釜沉舟(意思解釋)
※ 一心同歸的意思解釋、一心同歸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倒果為因 | 把結果當成原因,顛倒了因果關系。 |
大有可為 | 事情很值得做;很有開拓或發展有前途。 |
不屑一顧 | 不屑:認為不值得;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;一顧:看一下。不值得一看。指對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。 |
掉舌鼓唇 | 炫耀口才,夸夸其談。 |
裾馬襟牛 | 像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沒有頭腦和無知。亦作“襟裾馬牛”。 |
有約在先 | 已經約定好了。指事情的處理方案已事先定好。 |
兵無常勢 | 兵:戰爭;常:常規、不變;勢:形勢。指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。指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對策。 |
謙受益,滿招損 | 謙:謙遜,虛心;受:得到;益:好處;滿:自滿,驕傲;招:招惹;損:損害。自滿會招致損失,謙虛可以得到好處。 |
咄咄逼人 | ①氣勢洶洶;盛氣凌人;言語或神態中有一種威脅逼人的氣勢。咄咄:表示驚奇的聲音。②形容本領趕上或超過別人;令人驚詫。 |
遁入空門 | 遁:逃遁;空門:指佛教,因佛教認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。指出家。避開塵世而入佛門。 |
官僚主義 | 指只發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,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。 |
多情善感 | 感情豐富,容易傷感。 |
自食其果 | 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。形容自己做壞事;自己受害。 |
民不畏死 | 畏:懼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氣慨。 |
絆腳石 | 絆腳的石頭,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。 |
急功近利 | 急:急于;功:成效;成就;近:眼前的利益。急于追求成效;貪圖眼前利益。 |
香火姻緣 |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羊質虎皮 | 質:本性。羊雖然披上虎皮,還是見到草就喜歡,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,它的本性沒有變。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。 |
地大物博 | 地域遼闊;物產豐富。 |
空話連篇 | 連篇:整篇。整篇都是空話,缺乏具體內容。 |
手不釋書 | 猶手不釋卷。 |
信口開河 | 隨口亂說一氣。指說話沒有根據;不可靠。信口:隨口;開河:指說話時嘴唇張合。 |
清風勁節 | 喻人品純潔,節操堅貞。 |
迫不得已 | 迫:逼迫;已:停止;結束。逼得毫無辦法;不得不如此。 |
踵武前賢 | 踵:腳跟。武:足跡。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
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同“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”。 |
顯親揚名 | 顯:使顯赫;揚:傳揚。使父母宗族顯耀;張揚自己的聲譽。指中舉、立功、做官的榮耀。 |
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 | 鑠金:熔化金屬;積毀:積累的毀謗;銷骨:熔化骨頭。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,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