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隅之地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隅:角落。形容地域狹小。
出處《南史·王弘傳論》:“晉自中原沸騰,介居江左,以一隅之地,抗衡上國。”
例子清·汪琬《<襲紫樓文集>序》:“余嘗嘆長水一隅之地,居人僅數千家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yī yú zhī dì
注音一 ㄩˊ ㄓ ㄉ一ˋ
感情一隅之地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;指小地方。
近義詞一席之地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夸大其詞(意思解釋)
- 起兵動眾(意思解釋)
- 眾喣山動(意思解釋)
- 惡衣惡食(意思解釋)
- 篤近舉遠(意思解釋)
- 繁文縟節(意思解釋)
- 春山如笑(意思解釋)
- 到此為止(意思解釋)
- 囊螢照雪(意思解釋)
- 聊以自慰(意思解釋)
- 時至運來(意思解釋)
- 敷衍了事(意思解釋)
- 儉以養德(意思解釋)
- 吳頭楚尾(意思解釋)
- 罪上加罪(意思解釋)
- 敢不承命(意思解釋)
- 共商國是(意思解釋)
- 生拉硬扯(意思解釋)
- 樹欲靜而風不止(意思解釋)
- 胡子拉碴(意思解釋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釋)
- 目無全牛(意思解釋)
- 手不釋書(意思解釋)
- 超然物外(意思解釋)
- 通時合變(意思解釋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釋)
- 故態復萌(意思解釋)
- 無影無蹤(意思解釋)
※ 一隅之地的意思解釋、一隅之地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一路風塵 | 形容旅途辛苦。 |
反唇相稽 | 反唇:回嘴;頂嘴;稽:爭論;計較。受到指責不服氣;抓住對方話把;反過來責問對方。 |
付之一炬 | 付:交給;之:它;炬:火把;一炬:一把火。給它一把火燒光。指用火燒毀。 |
齊頭并進 | 幾支隊伍并行前進。也指幾個事情同時展開。 |
干干脆脆 | 痛痛快快,干凈利索。 |
一塌糊涂 |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。 |
綽有余裕 | 形容態度從容,不慌不忙的樣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財力足夠而有剩余。 |
逢人只說三分話 | 逢:遇見。指人與人互相欺瞞,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。 |
外圓內方 | 形容外表隨和;內里剛直。圓:圓通;方:方正。 |
意氣風發 | 意氣:意志和氣概;風發:形容俊偉豪邁。形容氣概豪邁;精神振奮。 |
玩世不恭 | 舊指因對現實不滿而采取的一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度。玩世:用消極、游戲的態度對待生活;不恭:不嚴肅。 |
疙里疙瘩 | 文字不通暢,物體不平滑很粗糙。 |
大樹將軍 | 原指東漢馮異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。 |
以弱制強 | 以:用,靠。弱:弱小。制:制服。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。亦作“以弱斃強”。 |
閉關自守 | 守:防守。封閉關口;并加以防守;不跟外界往來。也比喻因循守舊;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響。 |
氣象萬千 | 氣象:景象;萬千:泛指極多。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。 |
敗俗傷風 |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。 |
戰天斗地 | 戰、斗:泛指斗爭。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。 |
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 | 淡泊:恬淡寡欲;寧靜:安寧恬靜;致:達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穩沉著,才可有所作為。 |
珍樓寶屋 | 珍奇的樓閣,華麗的房屋。指富麗豪華的建筑物。 |
心上心下 | 形容心神不安。 |
散帶衡門 |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。 |
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 |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,用恩德來回報恩德。 |
引領翹首 | 引領:伸長脖子;翹首:抬頭。伸長脖子,抬著頭。非常盼望的樣子。 |
奮起直追 | 奮:鳥類展翅起飛。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;振作起來;一股勁地趕上去。 |
當頭棒喝 | 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。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駕輕就熟 | 駕:趕馬車;輕:指輕便的車;就:到;熟:熟悉的道路。駕著輕便的車走熟悉的路。比喻辦熟悉的事很容易。 |
唯利是圖 |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獨;圖:貪圖;追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