缊袍不恥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缊袍:以亂麻、亂棉絮制成的袍子,指窮人穿的衣服;恥:丟臉。雖穿得破,而不認為可恥。比喻人窮志不窮。
出處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子罕》:“衣敝缊袍,與衣狐貉者立,而不恥者,其由(子路)也歟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yùn páo bù chǐ
注音ㄩㄣˋ ㄆㄠˊ ㄅㄨˋ ㄔˇ
感情缊袍不恥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錯綜變化(意思解釋)
- 救世主(意思解釋)
- 有兩下子(意思解釋)
- 知無不言,言無不聽(意思解釋)
- 普天同慶(意思解釋)
- 仰屋著書(意思解釋)
- 目不轉睛(意思解釋)
- 經緯天下(意思解釋)
- 因噎廢食(意思解釋)
- 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(意思解釋)
- 度己失期(意思解釋)
- 一鼻子灰(意思解釋)
- 戶告人曉(意思解釋)
- 國泰民安(意思解釋)
- 大開方便之門(意思解釋)
- 善游者溺(意思解釋)
- 融會貫通(意思解釋)
- 陽春白雪(意思解釋)
- 比眾不同(意思解釋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釋)
- 舞刀躍馬(意思解釋)
- 意興索然(意思解釋)
- 分門別類(意思解釋)
- 空話連篇(意思解釋)
- 粉墨登場(意思解釋)
- 牛驥同槽(意思解釋)
- 狼吞虎咽(意思解釋)
- 臭名昭著(意思解釋)
※ 缊袍不恥的意思解釋、缊袍不恥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名山大川 |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。 |
前因后果 | 佛教講;先前種什么因;后來就結什么果;指事情發生的起因和它的結果。指事情的全部過程。 |
反求諸己 | 諸;之于的合音;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或對自己提出要求。 |
清清楚楚 | 清晰明白有條理。 |
直截了當 | 了當:干脆;爽快。干脆爽快;不繞彎子。 |
皮開肉綻 | 綻:裂開。皮肉都裂開。形容被毆打得傷勢極重。 |
九霄云外 | 九霄:天的最高處。比喻無限高遠的地方。 |
苦口之藥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。比喻尖銳的批評,聽起來覺得不舒服,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。 |
官僚主義 | 指只發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,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。 |
多情善感 | 感情豐富,容易傷感。 |
神采奕奕 | 形容精神飽滿;容光煥發。神采:人面部的神氣和光彩。奕奕:精神煥發的樣子。 |
大千世界 | 佛教用語。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;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;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。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雜的世界。 |
指天誓日 | 指著蒼天;對著太陽發誓。表示態度堅定或忠誠。 |
視死如歸 |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。形容為了正義事業;不怕犧牲生命。 |
大開方便之門 | 給予極大的方便。 |
進讒害賢 | 讒:讒言,說他人的壞話;賢:賢良,指好人。說壞話,陷害好人。 |
新官上任三把火 |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。 |
定國安邦 | 邦:國家。治理和保衛國家,使國家安定穩固。 |
將奪固與 | 要想得到,必先給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將功折罪 | 將:拿;用;折:抵償。用功勞來抵償罪過。 |
珠還合浦 | 合浦:漢代郡名,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。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。 |
粉墨登場 | 粉墨: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。指化裝后登臺演戲。比喻喬裝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臺。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戲一樣活動。 |
依樣畫葫蘆 |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;也作“依樣葫蘆”;“比著葫蘆畫瓢”、“照葫蘆畫瓢”。 |
善善惡惡 | 稱贊善事,憎惡壞事。形容人區別善惡,愛憎分明。 |
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同“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”。 |
今古奇觀 | 奇觀:奇異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見的事。 |
月兒彎彎照九州,幾家歡樂幾家愁 | 九州:指全中國。月亮普照全中國,而人間苦樂不同,少數人過著吃喝玩樂奢侈豪華的生活,好多人卻過著饑寒交迫的苦日子。 |
戰不旋踵 | 旋:轉。踵:腳后跟。打仗時不向后轉。形容勇猛向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