灼艾分痛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比喻兄弟友愛。
出處《宋史·太祖紀》:“太宗嘗病亟,帝往視之,親為灼艾。太宗覺痛,帝亦取艾自炙。”
例子明·程登吉《幼學瓊林》第二卷:“澤及枯骨,西伯之深仁;灼艾分痛,宋祖之友愛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zhuó ài fēn tòng
注音ㄓㄨㄛˊ ㄞˋ ㄈㄣ ㄊㄨㄥˋ
感情灼艾分痛是褒義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兄弟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從俗就簡(意思解釋)
- 俯拾即是(意思解釋)
- 有兩下子(意思解釋)
- 滿天星斗(意思解釋)
- 噓寒問暖(意思解釋)
- 冷若冰霜(意思解釋)
- 有去無回(意思解釋)
- 促膝談心(意思解釋)
- 撈一把(意思解釋)
- 語不驚人(意思解釋)
- 隳肝瀝膽(意思解釋)
- 扶搖直上(意思解釋)
- 十惡不赦(意思解釋)
- 黑天半夜(意思解釋)
- 共為唇齒(意思解釋)
- 法不阿貴(意思解釋)
- 善善惡惡(意思解釋)
- 雙柑斗酒(意思解釋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釋)
- 戰不旋踵(意思解釋)
- 出師不利(意思解釋)
- 避俗趨新(意思解釋)
- 魂飛天外(意思解釋)
- 東道主(意思解釋)
- 藥石無效(意思解釋)
- 罵罵咧咧(意思解釋)
- 慢條斯理(意思解釋)
- 顧影自憐(意思解釋)
※ 灼艾分痛的意思解釋、灼艾分痛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囊螢映雪 | 原是車胤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書本,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奮苦學的故事。后形容刻苦攻讀。 |
失魂喪膽 | 形容極度恐慌。 |
余波未平 | 指某一事件雖然結束了,可是留下的影響還在起作用。 |
存而不議 | 存:保留;議:討論。指把問題保留下來,暫不討論。 |
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 |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。 |
大包大攬 | 把事情、任務等盡量兜攬過來。 |
活蹦亂跳 | 歡蹦亂跳。 |
學而時習之 | 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。 |
掉以輕心 | 掉:原意為搖擺;現只表示一種動作;無實義;輕心:漫不經心。對事情采取輕率的漫不經心的態度;不認真當回事。 |
如法炮制 |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藥。現指比喻照著現成的樣子做。 |
年少無知 | 年紀小,不懂事。 |
壽元無量 | 壽元:壽命;無量:沒有限度。祝人長壽的頌辭。 |
今是昨非 | 現在是對的;過去錯了。 |
形影相吊 |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;相互慰問。形容非常孤單;沒有伴侶。吊:慰問。 |
常年累月 | 長年累月,形容經過的時間很長。 |
囚首垢面 | 象監獄里的犯人,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。形容不注意清潔、修飾。 |
公才公望 | 才:才識;望:名望。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。 |
骨肉之親 | 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親;親:親愛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。 |
令人滿意 | 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。 |
融會貫通 | 融會:融合領會;貫通:透徹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;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。 |
敢不承命 | 敢:反語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? |
珠玉之論 | 形容精辟的言論,卓越的見解。 |
不可磨滅 | 磨滅:指痕跡、印象、功績、事實、道理等;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。形容永遠不會消失。 |
地大物博 | 地域遼闊;物產豐富。 |
忙不擇價 | 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。 |
輕重緩急 | 緩:慢;不急。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。 |
超然絕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謂遠過于尋常之輩。漢·班固《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賢,實有倫序,采之于今,超然絕俗,誠社稷之蓍龜,大漢之棟甍。”宋·陸游《與姜特立書》:“《繭庵記》及《初營》、《落成》二詩,大老手筆,超然絕俗。” |
圖窮匕見 |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。窮:盡;匕:匕首;短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