錙銖必較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計較(錙:四分之一兩;銖:二十四分之一兩;二者是古代極小的計量單位)。
出處《荀子 富國》:“割國之錙銖以賂之,則割定而欲無厭。”
例子就是族中親派,不論親疏,但與他財利交往,錙銖必較,一些情面也沒有的。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三十一
基礎信息
拼音zī zhū bì jiào
注音ㄗ ㄓㄨ ㄅ一ˋ ㄐ一ㄠˋ
繁體錙銖必較
正音“錙”,不能讀作“liú”。
感情錙銖必較是貶義詞。
用法主謂式;作謂語、賓語;含貶義。
辨析錙銖必較與“斤斤計較”有別:錙銖必較側重于形容計較財物;“斤斤計較”不限于形容計較財物。
近義詞斤斤計較、一毛不拔、錙銖較量
反義詞滿不在乎、慷慨解囊、豁達大度
英語be alive to one's own interest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離經辨志(意思解釋)
- 背腹受敵(意思解釋)
- 意氣風發(意思解釋)
- 明爭暗斗(意思解釋)
- 風流才子(意思解釋)
- 空口無憑(意思解釋)
- 唯物主義(意思解釋)
- 冠絕一時(意思解釋)
- 聊以自慰(意思解釋)
- 識字知書(意思解釋)
- 性急口快(意思解釋)
- 青云直上(意思解釋)
- 讜言直聲(意思解釋)
- 海水不可斗量(意思解釋)
- 煢煢孑立(意思解釋)
- 戰天斗地(意思解釋)
- 不置可否(意思解釋)
- 勝友如云(意思解釋)
- 大腹便便(意思解釋)
- 扭直作曲(意思解釋)
- 各行其是(意思解釋)
- 閑情逸致(意思解釋)
- 平地一聲雷(意思解釋)
- 雷大雨小(意思解釋)
- 字斟句酌(意思解釋)
- 舉足輕重(意思解釋)
- 臨危授命(意思解釋)
- 面授機宜(意思解釋)
※ 錙銖必較的意思解釋、錙銖必較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交淺言深 | 跟交情淺的人談心里話。 |
死腦瓜骨 | 不開通。 |
定時炸彈 | 由計時器控制、能在預定時間自動引爆的炸彈。比喻潛伏的危機。 |
望風撲影 | 比喻做事沒有把握,沒有目標。也比喻毫無根據地盲目尋求。 |
簞瓢屢空 | 簞:盛飯竹器;瓢:舀水器。吃的喝的匱乏。形容生活非常貧困。 |
七搭八扯 | 同“七搭八搭”。 |
連編累牘 | 牘:古代寫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過多,文辭長。 |
十全大補 | 藥名。含有十種名貴的滋補藥物。比喻某項方案或方法對事情有巨大補益。 |
知其不可而為之 |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堅決。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。 |
止于至善 |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|
百無一是 | 是:對的;正確的。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。 |
暴取豪奪 | 豪:強橫。用暴力劫奪。 |
供不應求 | 供應不能滿足實際需要。供:供應。 |
民不畏死 | 畏:懼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氣慨。 |
視死如歸 |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。形容為了正義事業;不怕犧牲生命。 |
雞胸龜背 | 凸胸駝背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。也作“不加可否?!?/td> |
羽旄之美 |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。 |
交臂歷指 | 交臂:兩手反縛;歷指:古代拶指的刑罰。象罪犯兩手反縛、受拶指的刑罰一般。形容痛苦萬狀,毫無自由。 |
滿園春色 |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起死回生 |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。形容醫術高明。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樂以忘憂 |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。 |
竹籃打水一場空 |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。 |
麻木不仁 | 不仁:失去感覺能力。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;對刺激沒有感覺。形容思想不敏銳;對事物反應遲鈍;漠不關心。 |
紛紅駭綠 | 紛:紛披;紅:指紅花;駭:散亂;綠:指綠葉。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。形容花草樹木隨風擺動。 |
馳魂宕魄 | 形容振撼心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