節用裕民 |
節約用度,使人民過富裕的生活。 |
婦人醇酒 |
謂沉湎于酒色。語本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:“秦數使反閑……公子(無忌)自知再以毀廢,乃謝病不朝,與賓客為長夜飲,飲醇酒,多近婦女,日夜為樂者四歲,竟病酒卒。” |
鐵郭金城 |
比喻設防堅固的城池。 |
當仁不讓 |
碰到應該做的好事就積極主動去做;不推托;不謙讓。當:面對著;仁:原指正義的事;現泛指應該做的好事。 |
暮史朝經 |
經:指儒家經典。晚上讀史書,早晨讀經書。形容勤奮好學。 |
咄咄逼人 |
①氣勢洶洶;盛氣凌人;言語或神態中有一種威脅逼人的氣勢。咄咄:表示驚奇的聲音。②形容本領趕上或超過別人;令人驚詫。 |
半吊子 |
膚淺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說話隨便,舉止不沉穩的人。 |
角巾素服 |
|
雄心壯志 |
偉大的理想;宏偉的志愿。 |
供不應求 |
供應不能滿足實際需要。供:供應。 |
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 |
事:侍奉,服侍。忠義之臣,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;貞節的婦女,不再嫁第二個丈夫。指忠誠不二。 |
吳頭楚尾 |
今江西北部,春秋時是吳、楚兩國交界的地方,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,楚地長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銜接。 |
熟能生巧 |
巧:技巧。熟練了;就能找到竅門。 |
之子于歸 |
之子:這個女子;于歸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 |
舉止嫻雅 |
嫻:文雅。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。 |
粉墨登場 |
粉墨: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。指化裝后登臺演戲。比喻喬裝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臺。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戲一樣活動。 |
似是而非 |
是:對;正確;非:不對;錯誤。好像是對的;實際上不對。指表面上相似;實際上不一樣。 |
鮮血淋漓 |
淋漓:不停往下滴落的樣子。形容鮮血流淌不止。 |
時運亨通 |
指時運好,諸事順利。 |
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|
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同“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”。 |
匪夷所思 |
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規;引申為尋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談、技藝、事情等離奇;超出尋常。 |
奮起直追 |
奮:鳥類展翅起飛。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;振作起來;一股勁地趕上去。 |
諸如此類 |
許多像這種類型的。指與上述同類的。諸:一些;許多;如:像。 |
哀兵必勝 |
哀兵: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。一說“哀;憫也”。憐惜和慈愛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。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;能奮起抗戰;必獲勝利。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。 |
轉彎磨角 |
見“轉彎抹角”。 |
惹是生非 |
惹:引起。非:事端。招惹是非;引爭事端。 |
大勢所趨 |
大勢:總體局勢;趨:向、往。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。 |
長他人志氣,滅自己威風 |
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,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