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機應變 |
隨著情況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付。機:時機;情況;應:應付;變:變化。 |
識文斷字 |
知曉文字。 |
快馬加鞭 |
對本來跑得很快的馬再打幾鞭。比喻快上加快。 |
骨肉離散 |
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。比喻親人分散,不能團聚。 |
躡手躡腳 |
躡:放輕腳步。形容動作很輕;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;或偷偷地跟隨。 |
取而代之 |
奪取別人的地位、權利而代替他。 |
因噎廢食 |
噎:食物堵塞在咽喉;廢:停止;食:吃。因吃東西卡過喉嚨;從此就停止吃東西。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;就停止不干。 |
親上成親 |
謂原是親戚,又再結姻親。 |
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|
公姑:公婆。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。 |
歸馬放牛 |
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。比喻戰爭結束,不再用兵。 |
絆腳石 |
絆腳的石頭,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。 |
鉆木取火 |
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,靠摩擦取火。 |
敢不承命 |
敢:反語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? |
半夜三更 |
三更:舊時一夜分為五更;半夜子時為三更;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。 |
公子哥兒 |
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,不務正業的子弟。 |
饑不擇食 |
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。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。 |
性命攸關 |
攸:所。形容事關重大,非常緊要 |
飛蛾撲火 |
蛾:像蝴蝶似的昆蟲。飛蛾撲到火上。比喻自尋死路;自取滅亡。 |
舉足輕重 |
一挪動腳;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。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;只要稍微偏向一方;就會打破均勢。比喻地位極其重要;足以左右全局。 |
轟轟烈烈 |
轟轟:像聲詞;形容巨大聲響;烈烈:火焰盛燃的樣子。形容聲勢浩大;氣勢雄偉。 |
張徨失措 |
見“張皇失措”。 |
慢條斯理 |
形容說話做事動作緩慢;不慌不忙。 |
拆東墻補西墻 |
拆倒東邊的墻,以修補西邊的墻。比喻臨時勉強應付。亦比喻臨時救急,不是根本辦法。 |
牛星織女 |
即牛郎織女。 |
變態百出 |
形容事物形態變化之多。 |
報讎雪恨 |
報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。參見“報仇雪恨”。 |
徐娘半老,風韻猶存 |
徐娘:梁元帝妃徐氏,泛指婦女。指尚有風韻的中年婦女。 |
以身作則 |
身:自身;則:準則;榜樣。用自己的行動做出榜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