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可勝舉 |
無法一一列舉。形容數量、種類很多。 |
斗方名士 |
斗方: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;名士:知名而未出仕的人。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榜的“名士”。舊指冒充風雅的人。 |
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
鬩:爭吵;墻:門屏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。 |
盲人說象 |
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。 |
苦思冥想 |
絞盡腦汁,深沉地思索。 |
頓挫抑揚 |
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、停頓轉折,和諧而有節奏。 |
東扶西倒 |
從這邊扶起,卻又倒向那邊。比喻顧此失彼。也形容壞習氣太多,糾正了這一點,那一點又冒頭了。 |
折臂三公 |
晉代的羊枯,曾墜馬折斷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貴官墮馬。 |
正人君子 |
舊時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。 |
度己失期 |
估計己經誤了期限。 |
本末倒置 |
本:樹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樹梢;比喻事物的枝節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。 |
吳下阿蒙 |
吳下:現江蘇長江以南;阿蒙:指呂蒙。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。比喻人學識尚淺。 |
半夜三更 |
三更:舊時一夜分為五更;半夜子時為三更;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。 |
討價還價 |
賣主要價高;買主給價低;雙方要反復爭議。現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;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。 |
國無寧日 |
寧:安寧。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。 |
天下第一 |
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。 |
升官發財 |
謂提升了官職,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。 |
狼吞虎咽 |
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。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。 |
清風勁節 |
喻人品純潔,節操堅貞。 |
笑貌聲音 |
笑貌:表情;聲音:談吐。指人的言談、態度等。 |
雙柑斗酒 |
比喻春天游玩勝景。 |
踵武前賢 |
踵:腳跟。武:足跡。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
踉踉蹌蹌 |
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。 |
秀才不出門,全知天下事 |
舊時認為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里,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。 |
煙消云散 |
消:消失;散:散去。像煙霧和云氣一樣消散。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。也作“云消霧散”。 |
牛星織女 |
即牛郎織女。 |
久假不歸 |
假:借;歸:歸還。本指長期借用一直不歸還。后指長期告假不回來。 |
留戀不舍 |
依戀著不愿去。形容依依惜別的情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