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離瑣尾 |
比喻處境由順利轉為艱難。 |
識文斷字 |
知曉文字。 |
名山大川 |
著名的高山和大河。 |
人面獸心 |
空有人的外貌;品德卻像獸類。形容品德極壞。 |
南轅北轍 |
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。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。 |
鑒影度形 |
觀察揣度人的形跡。 |
患難與共 |
患難:危險艱苦的環境;與共:在一起。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。 |
風流才子 |
風度瀟灑,才學出眾的人。 |
人心歸向 |
向:歸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,向往的。 |
仁義道德 |
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。 |
以弱制強 |
以:用,靠。弱:弱小。制:制服。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。亦作“以弱斃強”。 |
斗南一人 |
斗南:北斗星以南。指天下,海內。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。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。 |
顯親揚名 |
顯:使顯赫;揚:傳揚。使父母宗族顯耀;張揚自己的聲譽。指中舉、立功、做官的榮耀。 |
一剎那 |
剎那:梵文ksana的音譯。指十分短促的時間。 |
唯利是圖 |
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獨;圖:貪圖;追求。 |
移日卜夜 |
指晝夜相繼。 |
困獸猶斗 |
困獸:被圍困的野獸;猶:還、仍;斗:搏斗。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斗。比喻陷于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。 |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
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語助詞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仰望著高山,效法著大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
息息相關 |
息:呼吸。呼吸也相互關連。形容非常密切。 |
湖海飄零 |
飄零:飄泊。居無定所,四處飄泊。 |
致知格物 |
致知:獲得知識;格物:推究事理。獲得知識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 |
死胡同 |
指只有一個出入口的胡同。比喻絕境、絕路。 |
近在咫尺 |
咫:古代長度單位;周制八寸;合現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;咫尺:很近的距離。指近在眼前;很近。 |
大顯神通 |
神通:原為佛教用語;指無所不能的力量;今指極其高超的本領。形容充分顯示出高超的本領。 |
三月不知肉味 |
三個月之內吃肉不覺得有味道。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記了其它事情。也借用來形容幾個月不吃肉。 |
摧枯拉朽 |
摧:破壞;枯:枯草;拉:折斷;朽:朽爛的木頭。比喻腐朽勢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毀。原作“摧枯折腐”。 |
日中則移,月滿則虧 |
移:遷移。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,月亮滿圓就要虧缺。比喻事物盛極必衰,或發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。 |
世上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 |
指只要肯下決心去做,任何困難都能克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