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諸同好
公諸同好 (公諸同好 ) 是一個漢語成語,拼音是gōng zhū tóng hào,公諸同好是中性詞。。。。

拼音讀音
拼音gōng zhū tóng hào
怎么讀
注音ㄍㄨㄥ ㄓㄨ ㄊㄨㄥˊ ㄏㄠˋˊ
繁體公諸同好
出處三國 魏 曹植《與楊德祖書》:“定仁義之度,成一家之言,雖未能藏之于名山,將以傳之于同好。”
例子這部有關(guān)知青主題的小說,三易其稿,終于出版。著者在一次“插兄”聚會上公諸同好,作為禮物,分送朋友。
正音“好”,不能讀作“hǎo”。
用法偏正式;作謂語;指把自己喜愛的東西向有同愛好的人公開。
辨形“諸”,不能寫作“誅”。
近義詞公諸世人
反義詞藏之名山、秘而不宣
英語share enjoyment with those of the same taste
※ 成語公諸同好的拼音、公諸同好怎么讀由萬詞庫-專業(yè)的漢語詞典與文學(xué)資料庫成語大全提供。
在線漢字轉(zhuǎn)拼音
在此一舉 | 在:在于,決定于;舉:舉動,行動。指事情的成敗就決定于這一次的行動。 |
犬馬戀主 | 喻臣下眷懷君上。 |
取長補(bǔ)短 | 吸取別人的長處;來彌補(bǔ)自己的不足之處。 |
眾喣山動 | 眾人吹氣,可以移山。比喻人多力量大。同“眾喣漂山”。 |
回光反照 | 指日落時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時發(fā)亮。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興奮。也比喻事物滅亡前夕的短暫興旺。 |
刑期無刑 | 刑罰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,從而達(dá)到不用開的目的。 |
趕盡殺絕 | 驅(qū)除干凈;徹底消滅。比喻殘忍狠毒;不留余地。 |
投石問路 | 原指夜間潛入某處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無反應(yīng),借以探測情況。后用以比喻進(jìn)行試探。 |
快心滿志 | 見“快心遂意”。 |
自食其果 | 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。形容自己做壞事;自己受害。 |
大千世界 | 佛教用語。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;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;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。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(fù)雜的世界。 |
敗俗傷風(fēng) |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(fēng)氣。 |
室徒四壁 | 猶言室內(nèi)空無一物。喻貧窮。 |
飽食暖衣 | 吃的飽;穿的暖;生活富足;無憂無慮。 |
粗制濫造 | 粗:粗糙;濫:過多而不加以節(jié)制。原指產(chǎn)品制作粗糙;只求數(shù)量;不顧質(zhì)量。現(xiàn)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講求質(zhì)量。 |
漫不經(jīng)心 | 漫:隨便;不受約束;經(jīng)心:在意;留心。說話辦事不用心考慮;隨隨便便;不在乎。 |
鈿合金釵 | 鈿盒和金釵,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。 |
嘰嘰喳喳 | 語音雜亂。 |
摧身碎首 | 即粉身碎骨。 |
將奪固與 | 要想得到,必先給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賢母良妻 | 見“賢妻良母”。 |
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 | 將:統(tǒng)率,指揮。比喻越多越好。 |
通時合變 | 同“通權(quán)達(dá)變”。 |
迷離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。 |
精明強(qiáng)干 | 精細(xì)聰明;善于辦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
福善禍淫 | 指行善的得福,作惡的受禍。 |
在此存照 | 照:查考,察看。寫下字據(jù)保存進(jìn)來,以作憑證 |
拼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 | 剮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難的事,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