混淆是非 |
把對的說成錯的;把錯的說成對的。比喻故意制造混亂;使是非不清。 |
鐵郭金城 |
比喻設防堅固的城池。 |
取長補短 |
吸取別人的長處;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。 |
暈頭轉向 |
暈:頭腦發昏;轉向:辨不清方向。形容頭腦昏亂辨不清方向。 |
裾馬襟牛 |
像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沒有頭腦和無知。亦作“襟裾馬牛”。 |
普天同慶 |
普:普遍;天:天下;慶:慶賀。普天下共同慶祝。 |
活蹦亂跳 |
歡蹦亂跳。 |
口快心直 |
有啥說啥;想啥說啥。形容人性情直爽;語言明快。 |
三長兩短 |
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;現多指死亡。 |
指天誓日 |
指著蒼天;對著太陽發誓。表示態度堅定或忠誠。 |
大張旗鼓 |
大規模地搖旗擂鼓(張:展開;鋪排;旗鼓: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;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。 |
懸石程書 |
形容勤于政事。 |
狹路相逢 |
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沒有地方可讓。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;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。 |
繪聲繪影 |
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。 |
戰天斗地 |
戰、斗:泛指斗爭。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。 |
不置可否 |
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匡謬正俗 |
糾正錯誤,矯正陋習。 |
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 |
淡泊:恬淡寡欲;寧靜:安寧恬靜;致:達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穩沉著,才可有所作為。 |
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 |
加諸膝:放在膝蓋上;墜諸淵:推進深淵。指不講原則,感情用事,對別人的愛憎態度,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。 |
共為唇齒 |
比喻互相輔助。 |
忙不擇價 |
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。 |
狼吞虎咽 |
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。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。 |
迫不得已 |
迫:逼迫;已:停止;結束。逼得毫無辦法;不得不如此。 |
打退堂鼓 |
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。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;向后退縮。 |
輕重緩急 |
緩:慢;不急。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。 |
從天而降 |
天上掉下來的。 |
進進出出 |
走進走出,穿進穿出。 |
歐風美雨 |
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