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俗遷風 |
遷:改。改變風俗習氣。 |
一無所有 |
什么都沒有(一:一概;完全)。 |
不正之風 |
不正當的社會風氣。 |
畏縮不前 |
畏懼退縮,不敢前進。 |
望風撲影 |
比喻做事沒有把握,沒有目標。也比喻毫無根據地盲目尋求。 |
窮途潦倒 |
潦倒:失意。形容無路可走,十分失意。參看“窮愁潦倒”。 |
浪費筆墨 |
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過于繁瑣。 |
照葫蘆畫瓢 |
比喻照著樣子模仿。 |
志在千里 |
形容志向遠大。 |
兵荒馬亂 |
兵、馬:指戰爭;荒:荒亂。指社會秩序極端不安定。形容戰時社會動蕩不安;混亂的情景。 |
心直口快 |
性情直爽;有話就說。直:直爽。 |
神出鬼入 |
出:出現。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。形容出沒無常,不可捉摸。后泛指行動變化迅速。 |
倒懸之危 |
倒懸:象人被倒掛著一樣。比喻處境極端困難。 |
半路出家 |
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離家去當和尚、尼姑。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行不顧言 |
顧言:顧及自己所說的話。為人處事不守信用。 |
衣錦還鄉 |
衣:穿;錦: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。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;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。 |
罄竹難書 |
罄:盡;竹: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;書:寫。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。多形容罪惡累累。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
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國泰民安 |
泰:太平。國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陽春白雪 |
陽春;白雪: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;后來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學藝術。 |
家無儋石 |
十斗為一石,兩石為一儋。形容家里沒有存糧。比喻家境困難。 |
黑天半夜 |
指深更半夜。 |
忙不擇價 |
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。 |
受益匪淺 |
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處很多。 |
清風勁節 |
喻人品純潔,節操堅貞。 |
不可告人 |
不能告訴別人。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。 |
不在話下 |
原多用于舊小說中;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;轉入別的情節。現多指事物輕微;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;用不著說。 |
草滿囹圄 |
監獄里長滿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極少。 |